标题:禅源诸诠集都序 内容: 《禅源诸诠集都序》,二卷(一作四卷),唐宗密撰,原是宗密自撰的《禅源诸诠集》的序文,后来单行。 宗密初从遂州道圆传受荷泽的禅法,后就清凉澄观深探《华严》的宗旨,从而倡导禅和《华严》的一致,他的《禅源诸诠集》即为宣扬此教禅一致之说而作。 《禅源诸诠集》亦名《禅那理行诸诠集》,或名《禅源诠》,或名《圭峰兰若禅藏》,全书约一百卷(《唐书艺文志》著录《禅源诸诠集》一百零一卷,大概是加《都序》之数,《景德传灯录宗密录》附注说:或云一百卷),所集诸宗的禅言将近百家,其内容有三部分:先录达摩一宗,次编诸家杂述,后写印一宗圣教。 全集在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即已逸失,只存它的《都序》一直传到现在。 此序旨在阐述教禅一致的义理。 内容先释《禅源诸诠集》的名义。 次说三乘学人欲求佛道,必须修禅。 禅有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五种,其中最上乘禅是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具无漏智性,此心即佛,依此而修,即达摩门下相传的禅法。 又次述纂集此书的宗旨,认为佛说顿渐二教,禅开顿渐二门,二教二门各相符契。 须要以教辨禅,以心解教。 次以三教三宗配对,证明教禅一致。 禅三宗是:一、息妄修心宗,旨在背境观心,息灭妄念。 这是南侁(智侁)、北秀(神秀)、保唐(益州保唐寺无住)、宣什(南山念佛禅门)诸家的禅法。 二、泯绝无寄宗,说诸法如幻,本来空寂,心无所寄,是名解脱。 这是石头(希迁)、牛头(法融)乃至径山(道钦)诸家的禅法。 三、直显心性宗,这有两类:一说一切语言行动都是佛性,任运自在,是名解脱。 这是洪州宗(道一系)的禅法。 二说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不昧,寂照现前。 这是荷泽宗(神会系)的禅法。 以上两家都会相归性,所以是同一宗。 教三种是:一、密意依性说相教,这里包括有人天因果教(说善恶因果的人天乘)、断惑灭苦教(声闻乘)、将识破境教(大乘唯识宗)三类。 二、密意破相显性教,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以无住为道(指大乘空宗)。 三、显示真心即性教,说一切众生本来清净,真心常住(指华严宗)的教法。 认为此三教三宗,都是阐明灵知不昧的众生心性。 并广辨空宗和性宗的差别,而说性宗是直显心性,遮表并用,理该凡圣,妙契真如的了义之教。 次论这三教和顿渐二教的关系,并归结于三教三宗是一味法,故须先约三种佛教,证三种禅心,然后禅教双忘,心佛俱寂。 执情破而真性显,即泯绝是显性之宗;习气尽而佛道成,即修心是成佛之行。 以和会三教和三宗的宗旨。 次更着重引用《大乘起信论》,以阐扬禅教诸家的共通教义,认为一切凡圣根本都是灵明清净的一法界心,此一法界心有真如、生灭的真、妄二门,真如门又有不变、随缘,生灭门有体空、成事二义。 又由真妄和合而成的阿梨耶识,有觉和不觉:不觉是六道凡夫的根本,有本末(轮回)十重;觉是三乘贤圣的根本,有修证十重。 从不觉到觉,又有翻迷十重等等。 它以《起信论》又沟通禅教诸家的学说,给予后来禅教会通之说的流行影响很大。 此序从宋、元以来即受到禅教各宗学人所重视,最初宋刊本载有大宋钱塘严明男严楷勾当雕开板的标记,元大德七年(1303)禅师雪堂仁加以重刊,明代收入北藏,此后各藏及坊刻本均续刊行。 (黄忏华) 发布时间:2025-05-21 15:46:05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3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