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观因缘门 内容: 初是因缘门,所谓:  众缘所生法  是即无自性  若无自性者  云何有是法众缘所生法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 众缘亦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 外因缘者,如泥团、转绳、陶师等和合。 故有瓶生。 又如缕綖、机杼、织师等和合,故有氎生。 又如治地、筑基、梁椽、泥草人功等和合。 故有舍生。 又如酪器、钻摇、人功等和合,故有酥生。 又如种子、地、水、火、风、虚空、时节、人功等和合,故有芽生。 当知外缘等法,皆亦如是。 内因缘者,所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各各先因而后生。 如是内外诸法,皆从众缘生。 从众缘生故,即非是无性耶? 若法自性无,他性亦无,自他亦无,何以故? 因他性故无自性。 若谓以他性故有者,则牛以马性有,马以牛性有;梨以柰性有,柰以梨性有;余皆应尔,而实不然。 若谓不以他性故有,但因他故有者,是亦不然,何以故? 若以蒲故有席者,则蒲席一体,不名为他;若谓蒲于席为他者,不得言以蒲故有席。 又蒲亦无自性,何以故? 蒲亦从众缘出,故无自性。 无自性故,不得言以蒲性故有席,是故席不应以蒲为体。 余瓶酥等外因缘生法,皆亦如是不可得;内因缘生法。 皆亦如是不可得。 如七十论中说:缘法实无生  若谓为有生  为在一心中  为在多心中是十二因缘法,实自无生。 若谓有生,为一心中有? 为众心中有? 若一心中有者,因果即一时共生。 又因果一时有,是事不然,何以故? 凡物先因后果故。 若众心中有者,十二因缘法,则各各别异,先分共心灭亡,后分谁为因缘。 灭法无所有,何得为因? 十二因缘法,若先有者,应若一心。 若多心,二俱不然,是故众缘皆空。 缘空故,从缘生法亦空,是故当知一切有为法皆空。 有为法尚空,何况我耶? 因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有为法,故说有我。 如因可然,故说有然。 若阴入界空,更无有法可说为我。 如无可然,不可说然。 如经说佛告诸比丘,因我故有我所,若无我则无我所。 如是有为法空故,当知无为涅槃法亦空,何以故? 此五阴灭,更不生余五阴,是名涅槃。 五阴本来自空,何所灭故? 说名涅槃。 又我亦复空,谁得涅槃? 复次无生法名涅槃。 若生法成者,无生法亦应成,生法不成,先已说,因缘后当复说,是故生法不成。 因生法故名无生,若生法不成,无生法云何成,是故有为无为及我皆空。 发布时间:2025-05-21 15:43:09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3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