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十重唯识 内容: 【十重唯识】又作十门唯识,乃是唯识的十种层次。 华严宗对一切诸法认为皆由一心所现,故说万法唯心。 其义有十种不同,即:一、相见俱存唯识:虽有主观(见分)与客观(相分)之别,但二者皆由心识变现,故主观与客观俱存乎一心。 二、摄相归见唯识:客观乃是随主观的作用所显现,故包摄于主观之心、心所(精神作用)中。 三、摄数归王唯识,心、心所之中,心所系依心王而起,无独立之自体,故由心王所变,谓一切摄归于心王。 四、以末归本唯识,心王之中,七转识离本识(第八识)之外无有别体,故归纳于本识。 五、摄相归性唯识,以上四种唯识之说,系就识之相而言。 惟此识之相乃真如随缘所现,故自其本性而言,不外是本觉之如来藏。 六、转真成事唯识,前惟以真如为其本性而言,今则以真如之理随染净之缘,而显现种种有为法。 七、理事俱融唯识,本体真如之理与现象诸法之事,相互融合。 八、融事相入唯识,即现象(事)相互融合无碍。 九、全事相即唯识,前乃就事之作用论其相入,此言诸事之体互为一体,一即一切。 十、帝网无碍唯识,如因陀罗网之彼此相映而无尽,一中有一切,一切中有一,复有一切,故重重无尽。 见《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 发布时间:2025-05-21 15:38:15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3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