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类境 内容: 【三类境】这是唯识宗的教义,即将吾人心识所缘虑的对境,依其性质而分为三类。 三类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 三类境的境,一般说来,是感官与心识所认识的对象,亦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所缘虑了别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境。 六境又称六尘,这即是我人所认识的客观世界。 但在唯识学上,不以此客观世界是识外实有之境,而是八识变现的相分。 唯识家以八识变现尘境性质的不同,而分为三类境。 原来一切有情,各有八识,而一切识,皆为能变。 八识变现的方式有两类,一是因缘变,一是分别变。 所谓因缘变,是能缘的心,任运而起(任由因缘,非由作意筹度,称因缘变),其所变现的相分,是实种所生(不与见分同种生起)。 分则变者,是随著心识分别势力而变现(其变现的相分,不是实种所生,是随著见分种子生起)。 其所变之境,也就是八识的相分。 前五识、第八识的相分,都是因缘变;第六识的独散意识(不包括五俱意识)的相分,和第七识的相分,都是分别变。 因缘变所变的相分,是性境;分别变所变的相分,是带质境或独影境。 三境是:一、性境,指真实之境。 此境自守其性,并不随心。 即指具有真实体性与作用,由实种子所生起之境。 包括第八识的相分(种子、五根、器世间)、前五识及五俱意识之相分等。 二、独影境,独是简别于本质;影,为影像,即相分。 谓依能缘之心的虚妄分别而变起之境,别无本质,仅为影像。 如第六意识之妄分别变出之龟毛、兔角等,全属幻影。 三、带质境,带质即兼带本质。 谓能缘之心缘所缘之境,其相分有所依之本质,而不得境之自相。 此境系由心、境二者之力合成,居于性境与独影境之间。 如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之相分,及第六识追想过去之形像者。 发布时间:2025-05-21 15:35:39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3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