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重唯识 内容: 观门次第,从粗至细,总有五重:一、遣虚存实识 谓观遍计所执,唯虚妄起,无体用,应正遣空,情有理无故。 观依他圆成诸法体实,二智境界,应正存有,理有情无故。 若尔何故得言唯识? 唯言但遮愚夫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等。 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 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 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二、舍滥留纯识 谓虽观事理,皆不离识。 于此内识,有境有心。 识唯内有,境亦通外。 恐滥外故,但言唯识。 三、摄末归本识 谓见相二分,俱依识有。 若离识自体,本末法必无。 是故摄末归本,名曰唯识。 四、隐劣显胜识 谓心及心所,俱能变现。 以心王胜而心所劣。 隐劣显胜,名为唯识。 五、遣相证性识 谓识言所表,具有事理。 事为相用,遣而不取。 理为性体,应求作证。 发布时间:2025-05-21 15:30:2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2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