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观(二) 内容: 金光明经玄义云三观:天台智者大师所立也,观即照了之义,观达一念之心,即具三谛之法也。 若观心空,则一切法皆空,即是真谛。 若观心假,则一切法皆假,即是俗谛。 若观心中,则一切法皆中,即是中谛。 此之三观,全由性发,实匪修成。 故于一心宛有三用,所谓一心三观也。 一、空观 空者离性离相之谓也。 谓观一念之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名之为空。 由观一念空故,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以三观皆能荡相故也。 盖空荡见思之相,假荡尘沙之相,中荡无明之相,三相皆荡,即毕竟空,是名空观。 二、假观 假者,无法不备之谓也。 谓观一念之心,具足一切诸法,名之为假。 由观一念假故,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以三观皆能立法故也。 盖空立真谛之法,假立俗谛之法,中立中谛之法,三法皆立,即为妙假,是名假观。 三、中观 中即中正,绝二边对待之谓也。 谓观一念之心,非空非假,即空即假,名之为中。 由观一念中,故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以三观当处,皆能绝待故也。 盖言空则空外无法,言假则假外无法,言中则中外无法,三皆绝待,即为圆中,是名中观。 发布时间:2025-05-21 15:27:38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2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