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四种不善 内容: 【四种不善】诸法之善与不善,可由胜义、自性、相应、等起四种因素以决定。 其中之四种不善,即:一、胜义不善,谓由真谛之实义定不善之义,则知一切之有漏生死法,总为不善。 盖此中虽有善、有不善,但皆以苦为自性,犹如痼疾,极不安稳。 二、自性不善,指无惭、无愧,及贪、嗔、痴三不善根。 盖有漏法中,此五法之自体不善,犹如毒药。 三、相应不善,指与无惭、无愧、贪嗔痴相应,而同时俱生之一切心、心所。 盖由相应方成不善之性,若不应,则不然,犹如掺杂毒药之水。 四、等起不善,为自性不善与相应不善所引起之身、语二业与不相应行法。 盖依善起善,依恶起恶,能起与所起同等,故称等起不善,如饮毒药汁而生之乳。 见《俱舍论》卷十三。 参阅‘四种善’条。 发布时间:2025-05-21 15:21:0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2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