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唯识五位 内容: 【唯识五位】指大乘五位,又作唯识修道五位。 唯识宗将大乘菩萨的修道阶位分为五等,即:一、资粮位,即含摄有漏善以达佛果之位。 指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诸位菩萨,以福德智慧为助道资粮,故称资粮位。 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萨阶位又称大乘三贤位。 其中,十住偏重修理观,十行偏重修事观,十回向多修理事不二观。 此类修行称为大乘顺解脱分,虽已能断除分别二执之现行,然对于能、所取之种子依旧潜伏未除,此系唯识五位中最初伏障之阶段。 二、加行位,指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位菩萨,由得福智资粮,加功用行而入见道(欢喜地),住真如位,称为加行位。 即于资粮位所积集之善,更进一步为得无漏智而加力修行之位。 此位能达‘无二我’而‘有二无我’之境界,然心中仍变带‘如相’现前,故仍非实住之唯识境界,称为大乘顺抉择分。 三、通达位,又作见道位。 初地菩萨体会真如,智照于理,得见中道,故称通达位。 即证得初无漏智,并体得真如理之位。 此系修行第一大劫之成熟阶段,相当于初地之入心,故又称见道位。 四,修习位,又作修道位。 指二地至十地菩萨,得见道已,为断除障,复修习根本智,故称修习位。 即于通达位证得真如理,再反覆修习之位。 五、究竟位,指妙觉佛证此果位,最极清净,更无有上,故称究竟位。 即指佛果之位。 见《成唯识论》卷九。 发布时间:2025-05-21 15:08:3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2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