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安慧 内容: 【安慧】梵名sthiramati,音译悉耻罗末底,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佛灭后一千一百年出世,住世年代为公元四七Ο至五五Ο年间。 他是南印度伐腊毗国(又称罗罗国)人。 《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称他‘印度境罗罗国人也,妙解因明,善穷内论。 扇徽猷于小运,飞兰蕙于大乘,神彩至高,固难提议。 ’他是世亲之后,大乘唯识宗的大学者。 他精通唯识、因明之学,善于议论,他的唯识学,上承德慧,下传真谛,真谛为中土摄论宗的始创人。 安慧与护法同时,但在唯识学上的见解与护法相异。 在心识作用方面,只承认自证分实有,而以见分、相分为情有理无,故称为一分家。 而难陀立二分,陈那立三分,护法立四分,即所谓‘安、难、陈、护,一二三四’者是。 参阅‘十大论师’条。 安慧与护法之间,对于心识作用上主张的异同,自古即有偈颂称:‘二障相应前七转,二执相应唯六七,五八无执护法宗。 所知法执五六八,我执相应唯六七,烦恼相应五七转,五八法执安慧宗。 ’颂文的意思是:安慧主张前五识与法执、所知障、烦恼障相应;第六识与二执、二障均相应。 第七识与我执及烦恼障相应;第八识与法执、所知障相应。 而护法主张,前五识与二障相应;第六、七识与二执、二障相应,第八识不与执障相应。 安慧的著作,主要者有:《大乘广五蕴论》,一卷,唐代地婆柯罗译。 《大乘中观释论》,十八卷,宋代惟净、护法共译。 《俱合论实义疏》,五卷,中土未译。 《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唐代玄吴译。 《宝积经论》,四卷,元魏菩提流支译。 他的主要著作之一《唯识三十论释》,为玄奘、窥基揉译于《成唯识论》中。 发布时间:2025-05-21 14:53:5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7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