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八啭声 内容: (名数)梵语之名词。 曰苏漫多声Subanta(Sup+anta)。 此苏漫多声,有八种之语格,称为八啭声。 一曰体声,又名泛说声,梵语为你利提势 Nirdeśa(-e),此为主格,乃泛说物体之语也。 二曰业声,又名所说声,梵名为邬波提舍泥Upadeśana(-e),此为宾格或目的格。 自主格言之,则为宾格;自作业之目的言之,便为目的格也。 三曰具声,梵名为羯朅咥迦啰泥Kaitṛkāraṇa(-e),属于具格,乃表示能作者之具之词也。 四曰所为声,又名所与声,梵名三钵啰陀你鸡Saṁpradāna(-ike),属于与格,乃表示能作者之所对之词也。 五曰所从声,梵名系裒波陀泥 Apādāna,属于夺格,乃表示其物所从来之词也。 六曰所属声,梵名莎弭婆者你Svamivacana(-e),属于物主格,乃举物主以示所属之格也。 七曰所依声,又曰所于声,梵名珊你陀那啰梯Saṁnidhānārtha(-e),此为于格,乃表示物之所依(此谓为依之第七啭,即所依声),及物之所对(此谓为境之第七啭,即所依声)之词也。 八曰呼声,梵名阿曼怛啰泥Āmantraṇa(-e),乃但为指呼物体之格也。 以上八啭声,各有一言声、二言声、多言声三种之别,为二十四声。 此二十四声,又有男声、女声、中声三性,则有七十二声之变形。 此即苏漫多声变化之总数也。 此苏漫多声之变化,系于名词之语基上,附以语尾由其语尾之变化而来。 而附加语尾,仅限于前七啭。 第八啭呼声,非有语尾之变化,仅于语基上加一醯字而已。 职此之由,示啭声仅限于七种,称为七啭声、七例句、七言论句。 唯识枢要上本曰:苏漫多声说即八啭声也。 (中略)瑜伽论第二卷七啭声亦名七例句。 (中略)然有别目但唯七啭,第八乃是泛尔呼声,更无别诠。 寄归传四曰:言七例者,一切声上皆悉有之。 (中略)于七例外有呼召,声便成八例。 发布时间:2025-05-21 13:31:1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9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