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祖僧璨大师《佛祖历代通载》 内容: 三祖僧璨大师。 或云徐州人。 初以白衣谒二祖既授衣。 属周武废教。 往来司空山。 积十余年人无识者。 隋开皇十二年有沙弥道信。 礼师曰。 愿和尚大慈乞与解脱法门。 师曰。 谁缚汝。 曰无人缚。 师曰。 何更求解脱乎。 信于言下大悟。 服劳九载。 授具戒已屡验以玄犍。 知其缘熟乃付衣。 说偈曰。 花种虽因地。 从地种花生。 若无人下种。 花地尽无生。 并付法衣曰。 吾既得汝能事已毕。 即优游江国。 历罗浮诸山复还旧止。 士民乐其归相率致供。 师为四众说法已。 于法会大树下俨立合掌而逝。 十月十五日也。 唐玄宗谥曰鉴智禅师。 著信心铭一篇。 其辞曰。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心病。 不识玄旨。 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 无缺无余。 良由取舍。 所以不如。 莫逐有缘。 勿住空忍。 一种平怀。 泯然自尽。 止动归止。 止更弥动。 唯滞两边。 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 两处失功。 遣有没有。 从空皆空。 多言多虑。 转不相应。 绝言绝虑。 无处不通。 归根得旨。 随照失功须臾反照。 胜却前空。 前空转变。 皆由妄见。 不用求真。 唯须息见。 二见不住。 慎莫追寻。 才有是非。 纷然失心。 二由一有。 一亦莫守。 一心不生。 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 不生不心。 能随境灭。 境逐能沈境由能境。 能由境能。 欲知两段。 元是一空。 一空同两齐含万象。 不见精粗。 宁有偏党。 大道体宽。 无易无难。 小见狐疑。 转急转迟。 执之失度。 必入迷路。 放之自然。 体无去住。 任性合道。 逍遥绝恼。 系念乖真。 昏沉不好。 不好劳神。 何用疏亲。 欲取一乘。 勿恶六尘。 六尘不恶。 还同正觉智者无为。 愚人自缚。 法无异法。 妄有爱著。 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迷生寂乱。 悟无好恶。 一切二边。 良由斟酌。 梦幻虚花何劳把捉。 得失是非。 一时放却眼若不寐诸梦自除。 心若不异。 万法一如。 如如体玄兀尔忘缘。 万缘齐观。 复归自然。 泯其所以。 不可方比。 止动无动。 动止无止。 两既不成。 一何有尔。 究竟穷极。 不存轨则契心平等。 所作皆息。 狐疑净尽。 正信调直。 一切不留。 无可记忆。 虚明自照不劳心力。 非思量处。 识智难测。 真如法界。 无他无自。 要急相应。 唯言不二。 不二皆同。 无不包容。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宗非促延。 一念万年。 无在不在。 十方目前。 极小同大。 忘绝境界。 极大同小。 不见边表。 有即是无。 无即是有。 若不如是。 必不须守。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但能如此。 何虑不毕。 信心不二。 不二信心。 言语道断。 非去来今 发布时间:2025-05-21 12:38:0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7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