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祖弘忍大师《佛祖历代通载》 内容: 五祖弘忍大师。 蕲州黄梅周氏子。 生而岐嶷。 儿时有异僧叹曰。 是子阙七种相。 不逮如来。 后遇信大师得法。 嗣化于破头山。 咸亨中有卢居士者名惠能。 自远来参。 师问。 汝自何来。 曰岭南。 师曰。 欲求何事。 曰唯求作佛。 祖曰。 岭南人无佛性。 若为得佛。 曰。 人即有南北。 佛性岂然。 师知其异。 乃诃之曰。 著槽厂去。 能礼足而退。 便入碓坊服劳于杵臼之间。 经旬月祖知付法时至。 遂告众曰。 正法难解。 不可徒记吾言将为已任。 汝等各自随意述一偈。 若语意冥符衣法皆付。 时会七百余众。 神秀居第一座。 学通内外众所推仰。 秀亦自负无出其右者。 不复思惟。 乃于廊壁间书一偈曰。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遣惹尘埃。 祖因行次见偈。 心知秀之所为。 因绐曰。 后代依此修行亦得道果。 众聆此语人各讽诵。 他日能在碓坊。 闻偈乃问同列。 此谁为之。 同侣告以和上将欲付法各令述偈。 此乃秀上座所为。 能曰。 美则美矣。 了则未了。 同侣共诃其谬妄。 能至莫命童子引至廊间。 能自执烛令童子于秀偈侧写偈曰。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假拂尘埃。 祖复见此默念。 必能之所为。 因故为之语曰。 此谁作亦未见性。 众以师弗许皆莫之顾。 即于是夕潜使人自碓坊唤能至。 告曰。 诸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 随机大小而引化之。 遂有十地三乘顿渐等法。 以为教门。 然以微妙秘密圆明真实正法眼藏付于上首迦叶。 展转传授二十八世。 至菩提达磨大师届于此土得可祖。 承袭以至于吾。 吾今授汝。 并所传袈裟用以表信。 汝善护持勿令断绝。 听吾偈曰。 有情来下种。 因地果还生。 无情既无种。 无性亦无生。 能受毕乃曰。 法则既受。 衣付何人。 师曰。 昔达磨初至。 人未之信。 故传此衣以明得法。 今信心已熟。 衣乃争端。 止于汝身勿复传也。 且当远引俟时行化。 所谓受衣之人命如悬丝。 能曰。 当隐何所。 祖曰。 逢怀且止。 遇会即藏。 能礼足捧衣而出。 通夕南迈。 众皆未知。 祖由是三日不上堂。 众疑之因致问。 祖曰。 吾道行矣。 又问。 衣法谁传。 祖曰。 能者传之。 众意卢居士名能必此人也。 共力推寻能已不在。 至有相率而物色追之者。 祖既付法已。 复经四载而寂。 塔于东山。 代宗谥大满禅师法雨之塔 发布时间:2025-05-21 12:37:57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7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