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广智三藏不空《佛祖历代通载》 内容: 大广智三藏不空示疾。 诫门人曰。 普贤行愿出无边法门。 汝等勤而行之。 宜观菩提心本尊大印直诠阿字。 了法无生证大觉身。 又命弟子赵迁执笔。 授所撰涅槃轨范以贻后世。 使准此送终。 以表辞帝。 诏遣内使赐。 汤药劳问。 就加开府仪同三司肃国公食邑三千户。 辞让数四不允。 不空叹曰。 吾以法济世。 不意垂死滥污封爵。 乃以先师金刚智所付法物。 因中使李宪诚进之。 遂沐浴更衣。 吉祥安卧而寂。 阇维顶骨不坏。 中含舍利光彩夺目。 御史严郢撰纪德碑。 太常徐浩书之于石。 其辞曰和上讳不空。 西域人也。 氏族不闻于中夏。 故不书。 玄宗烛知至道。 特见高仰。 迄肃宗代宗三朝。 皆为灌顶国师。 以玄言德祥开佑至尊。 代宗初以特进大鸿胪褒表之。 及示疾不起。 又就卧内加开府仪同三司肃国公。 皆牢让不允。 特赐法号曰大广智三藏。 大历五年夏六月癸未。 灭度于京师大兴善寺。 代宗为之废朝三日。 赠司空追谥大辩正广智三藏。 和上荼毗日。 诏遣中谒者赍祝文祖祭。 申如在之敬。 睿词深切加荐令芳。 礼冠群伦举无与比。 明年九月。 诏以舍利起塔于旧居寺院。 和上性聪朗博观前佛法藏要旨。 缁门独立邈荡荡其无双。 稽夫真言字仪之宪度。 灌顶升坛之轨迹。 即时成佛之速。 应声储祉之妙。 天丽且弥地普而深。 固非未学所能详也。 敢不概见序其大归。 昔金刚萨埵亲于毗卢遮那佛前受瑜伽最上乘义。 后数百年传于龙猛菩萨。 龙猛又数百年传于龙智阿阇黎。 龙智传金刚智阿阇黎。 金刚智东来传于和上。 和上又西游天竺师子等国。 诣龙智阿阇黎。 扬搉十八会法。 法化相承自毗卢遮那如来至于和上。 凡六弃矣。 每斋戒留中导迎善气。 登礼皆答福应较然。 温树不言莫可纪已。 西域隘巷狂象奔突。 以慈眼视之。 不旋踵而象伏不起。 南海半渡天吴鼓骇。 以定力对之。 未移晷而海静无浪。 其生也。 母氏有毫光照烛之瑞。 其没也。 精舍有池水竭涸之异。 凡僧夏五十享年七十。 自成童至于晚暮。 常饰供具坐道场浴兰焚香入佛知见。 五十余年晨夜寒暑未尝有倾欹懈倦之色。 过人绝远乃如是者后学升堂诵说。 有师法者非一。 而沙门惠朗受补处之记。 得传灯之旨。 继明佛日绍六为七。 至矣哉。 於戏。 法子永怀梁木将绝本行。 托予勒崇。 昔承微言今见几杖。 光仪眇汉坛宇清怆。 綦书昭铭小子何让。 铭曰。 呜呼大士。 起我三宗。 道为帝师。 秩为仪同。 昔在广成轩后顺风。 岁逾三千。 复有肃公。 瑜伽上乘。 真语密契。 六叶授受。 传灯相继。 述者牒之。 烂然有第。 陆伏狂象。 水息天吴。 慈心制暴。 慧力降愚。 寂然感通。 其可测乎。 两楹梦奠。 双树变色。 司空宠终。 辨正旌德。 天使祖祭。 宸衷凄恻。 诏起宝塔。 旧庭之隅。 下藏舍利。 上饰浮图。 迹殊生灭。 法离有无。 刊石为碣。 传之大都 发布时间:2025-05-21 12:37:2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7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