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慧远禅师《释氏稽古略》 内容: 宋冬十月十五日。 诏杭州皋亭山崇先显孝禅院前住持禅师慧远。 住景德灵隐禅寺。 次年二月二十三日。 宣远入对选德殿赐坐。 帝曰。 如何免得生死。 慧远对曰。 不悟大乘道终不能免。 帝曰。 如何得悟。 远曰。 本有之性。 究之无不悟者。 帝曰。 悟后如何。 远曰。 悟后始如脱体现前。 了无毫发可见之相。 帝首肯之。 帝曰。 即心即佛如何。 远曰。 目前无法。 陛下唤甚么作心。 帝曰。 如何是心。 远正身叉手立曰只这是。 天颜大悦。 乾道八年春正月二十八日。 车驾幸灵隐寺。 秋八月七日宣上竺径山灵隐僧道三教集内观堂。 斋既罢。 宣远入东阁赐坐。 帝曰。 有一二事欲问卿。 前日睡梦中。 忽闻钟声遂觉。 不知梦与觉是如何。 远曰。 陛下问梦耶问觉耶。 若问觉而今正是寐语。 若问梦梦觉无殊。 教谁分别。 梦即是幻。 知幻即离。 离幻即觉。 觉心不动。 故曰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帝曰。 梦幻既非。 钟声从甚处起。 远曰。 从陛下问处起。 帝复问。 前日在此阁静坐。 忽然思得不与万法为侣。 有个见处。 远曰。 愿闻圣训。 帝曰。 四海不为多。 远曰。 一口吸尽西江水又如何。 帝曰。 亦未曾欠阙。 远曰。 才涉思惟便成剩法。 正使如斫轮如闪电了无干涉。 何以故。 法无二法。 见无二见。 心无别心。 天无二日。 帝首肯久之。 冬十月三十日。 诏景德灵隐寺佛海大师慧远。 特改赐佛海禅师。 淳熙元年五月三十日。 宣远入对。 帝曰。 古宗师坐脱立亡今世有谁。 远曰。 徽宗皇帝朝改僧为德士。 诏下日建州有崇宁长老。 集众升座曰。 木简拈来。 坐具放下。 云散水流去。 寂然天地空。 便安坐而去。 绍兴二十七年。 南剑州西岩寺宗回。 因官以茶园事招拾。 登座说偈曰。 官府追呼不暂停。 何如长往事分明。 从前有个无生曲。 且喜今朝调已成。 言讫安坐而去。 又圜悟住昭觉时有五百众。 第一座名道祖。 一日为众入室既毕。 复有僧问曰。 生死到来如何回避。 祖即屹然而去。 圜悟亟至其所。 连唤祖首座。 遂开眼。 圜悟曰。 抖擞精神透关去。 祖点头便行。 此皆今世坐脱立亡者。 帝嘉叹久之。 御侍皆相顾(远禅师奏对录)淳熙三年春正月十五日。 远入寂。 寿七十四岁。 腊五十九夏。 葬灵隐之西山。 参政周必大铭其塔。 语录三卷。 左相虞允文序之。 二月二十九日。 诏台州报恩光孝寺德光。 继远席住灵隐。 冬十一月入对选德殿。 淳熙五年。 特赐光号佛照禅师。 淳熙七年六月五日。 诏光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寺。 至光宗绍熙四年正月二十六日。 诏光住临安府径山兴圣万寿寺。 宁宗嘉泰三年入寂。 光生临江军彭氏。 嗣大慧杲禅师(五灯会元)佛海禅师名慧远。 生眉山彭氏。 年十三从药师院宗辩为僧。 游山听习。 会圆悟复领昭觉。 远依之。 圜悟普说。 举庞居士问马祖。 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 马祖曰。 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 即向汝道。 闻之大悟。 东下由虎丘。 奉诏住皋亭山崇先。 屡迁名刹。 禀法嗣佛果圜悟勤禅师(普灯录) 发布时间:2025-05-21 12:35:4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7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