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宝印禅师《释氏稽古略》 内容: 金国正月。 敕建仰山栖隐禅寺于燕京之西山。 诏玄冥禅师顗公开山。 赐田设会万人(碑刻)宋秋召明州雪窦寺禅师宝印。 入对选德殿。 帝曰。 三教圣人本同这个道理。 印对曰。 譬如虚空东西南北初无二也。 帝曰。 但圣人所立门户不同。 孔子以中庸设教耳。 印曰非中庸何以安立世间。 故法华曰。 治世语言资生业等。 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华严曰。 不坏世间相。 而成出世间法。 帝曰。 今时士大夫学孔子者多。 只工文字语言。 不见夫子之道。 不识夫子之心。 唯释氏不以文字教人。 直指心原。 顿令悟入。 不乱于死生之际。 此为殊胜。 印曰。 非独后世学者不见夫子之心。 当其孔门颜子号为具体。 尽平生力量。 只道得个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如有所立卓尔。 竟捉摸未著。 而圣人分明八字打开向诸弟子曰。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吾无隐乎尔。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以此观之。 圣人未尝回避诸弟子。 而诸弟子自蹉过了。 昔张啇英曰。 吾学佛然后能知儒。 此言实为至当。 帝曰。 朕意亦谓如此。 帝又曰。 庄老何如人。 印曰。 只是佛法中小乘声闻以下人。 盖小乘厌身如桎梏。 弃智如杂毒。 化火焚身入无为界。 即如庄子所谓形固可使如槁木。 心固可使如死灰。 若大乘人则不然。 度众生尽方证菩提。 正如伊尹所谓予天民之先觉者也。 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有一夫不被其泽者。 若已推而内之沟中也。 帝大悦。 诏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 淳熙十年春二月。 帝亲注大方广圆觉经一部。 遣中使赍赐宝印。 许述序刊行。 淳熙十五年印请老。 赐退居庵。 名曰别峰。 光宗绍熙元年十一月到寺。 身交承智策禅师与之言别。 策问行日。 印曰。 水到渠成。 归别峰。 索纸书十二月初七夜鸡鸣时九字。 如期而化。 奉蜕质返寺之法堂留七日。 颜色明润。 发长项温。 葬于庵之西冈。 敕谥慈辩禅师。 塔曰智光。 嗣华藏民禅师。 民生眉州朱氏。 嗣圜悟佛果勤。 慈辩名宝印。 生嘉州李氏。 自幼通六经。 而厌俗务。 乃从德山清素得度。 具戒听华严起信。 既尽其说弃去。 会圜悟归昭觉。 印依之随众入室而大悟。 嗣之(五灯会元) 发布时间:2025-05-21 12:35:4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7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