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竺昙摩罗刹(晋长安)《高僧传》卷一 内容: 竺昙摩罗刹。 此云法护。 其先月支人。 本姓支氏。 世居炖煌郡。 年八岁出家。 事外国沙门竺高座为师。 诵经日万言。 过目则能。 天性纯懿操行精苦。 笃志好学。 万里寻师。 是以博览六经游心七籍。 虽世务毁誉。 未尝介抱。 是时晋武之世。 寺庙图像虽崇京邑。 而方等深经蕴在葱外。 护乃慨然发愤。 志弘大道。 遂随师至西域。 游历诸国。 外国异言三十六种。 书亦如之。 护皆遍学。 贯综诂训。 音义字体。 无不备识。 遂大赍梵经。 还归中夏。 自炖煌至长安。 沿路传译写为晋文。 所获览即正法华光赞等一百六十五部。 孜孜所务。 唯以弘通为业。 终身写译劳不告倦。 经法所以广流中华者。 护之力也。 护以晋武之末。 隐居深山。 山有清涧。 恒取澡漱。 后有采薪者。 秽其水侧俄顷而燥。 护乃徘徊叹曰。 人之无德。 遂使清泉辍流。 水若永竭。 真无以自给。 正当移去耳。 言讫而泉涌满涧。 其幽诚所感如此。 故支遁为之像赞云。 护公澄寂。 道德渊美。 微吟穷谷。 枯泉漱水。 邈矣护公。 天挺弘懿。 濯足流沙。 领拔玄致。 后立寺于长安青门外。 精勤行道。 于是德化遐布。 声盖四远。 僧徒数千咸所宗事。 及晋惠西奔关中扰乱百姓流移。 护与门徒避地。 东下至渑池。 遘疾而卒。 春秋七十有八。 后孙绰制道贤论。 以天竺七僧。 方竹林七贤。 以护匹山巨源。 论云。 护公德居物宗。 巨源位登论道。 二公风德高远足为流辈矣。 其见美后代如此。 时有清信士聂承远。 明解有才笃志务法。 护公出经多参正文句。 超日明经初译。 颇多烦重。 承远删正得今行二卷。 其所详定类皆如此。 承远有子道真。 亦善梵学。 此君父子比辞雅便。 无累于古。 又有竺法首陈士伦孙伯虎虞世雅等。 皆共承护旨执笔详校。 安公云。 护公所出。 若审得此公手目。 纲领必正。 凡所译经虽不辩妙婉显。 而宏达欣畅。 特善无生。 依慧不文。 朴则近本。 其见称若此。 护世居炖煌。 而化道周给。 时人咸谓炖煌菩萨也。 发布时间:2025-05-21 12:31:1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7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