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僧伽提婆(晋庐山)《高僧传》卷一 内容: 僧伽提婆此言众天。 或云提和。 音讹故也。 本姓瞿昙氏。 罽宾人。 入道修学远求明师。 学通三藏尤善阿毗昙心。 洞其纤旨。 常诵三法度论昼夜嗟味。 以为入道之府也。 为人俊朗有深鉴。 而仪止温恭。 务在诲人。 恂恂不怠。 符氏建元中来入长安。 宣流法化。 初僧伽跋澄出婆须蜜及昙摩难提所出二阿含毗昙广说三法度等凡百余万言。 属慕容之难戎敌纷扰。 兼译人造次未善详悉。 义旨句味往往不尽。 俄而安公弃世未及改正。 后山东清平提婆。 乃与冀州沙门法和俱适洛阳。 四五年间研讲前经。 居华稍积博明汉语。 方知先所出经多有乖失。 法和慨叹未定。 乃更令提婆出阿毗昙及广说众经。 顷之姚兴王秦。 法事甚盛。 于是法和入关。 而提婆渡江。 先是庐山慧远法师。 翘勤妙典广集经藏。 虚心侧席延望远宾。 闻其至止即请入庐岳。 以晋太元中请出阿毗昙心及三法度等。 提婆乃于般若台。 手执梵文口宣晋语。 去华存实务尽义本。 今之所传盖其文也。 至隆安元年来游京师。 晋朝王公及风流名士莫不造席致敬。 时卫军东亭侯琅玡王珣渊懿有深信。 荷持正法建立精舍。 广招学众。 提婆既至。 珣即延请。 仍于其舍讲阿毗昙。 名僧毕集。 提婆宗致既精词旨明析。 振发义理。 众咸悦悟。 时王弥亦在座听。 后于别屋自讲。 珣问法纲道人阿弥所得云何。 答曰。 大略全是小未精核耳。 其敷析之明易启人心如此。 其冬珣集京都义学沙门释慧持等四十余人。 更请提婆重译中阿含等。 罽宾沙门僧伽罗叉执梵本。 提婆翻为晋言。 至来夏方讫。 其在江洛左右所出众经百余万言。 历游华戎备悉风俗。 从容机警善于谈笑。 其道化声誉莫不闻焉。 后不知所终。 发布时间:2025-05-21 12:31:0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7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