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荐福寺弘辨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内容: 诏京兆荐福寺弘辨禅师入内。 帝问曰。 禅宗何有南北之名。 对曰。 禅门本无南北。 昔如来以正法眼付大迦叶。 展转相传至三十一世。 此土弘忍大师有二弟子。 一名惠能。 受衣法居岭南。 一名神秀。 在北扬化。 得法虽一时。 开导发悟有顿渐之异。 故曰南顿北渐。 非禅宗本有南北之号也。 帝曰。 何名戒定慧。 对曰。 防非止恶名戒。 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名定。 心境俱空照鉴无惑为慧。 帝曰。 何名方便。 对曰。 方便者隐实覆相权巧之门也。 被接中下曲施诱迪。 谓之方便。 设为上根言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者。 斯亦方便之谈。 以至祖师玄言忘功绝谓。 亦无出方便之迹。 帝曰。 何为佛心。 对曰。 佛者觉也。 谓人有智慧觉照为佛心。 心者佛之别名。 则有百千异号。 体唯其一。 本无形状。 非青黄赤白男女等相。 在天非天。 在人非人。 而现天现人。 能男能女。 非始非终无生无灭。 故号灵觉之性。 如陛下日应万机。 即是陛下佛心。 假使千佛共传。 应无别有所得也。 帝曰。 如今有人念佛如何。 对曰。 如来出世为天人师。 随根器而说。 为上根者。 开最上乘顿悟至理。 中下根者。 未能顿晓。 是以佛为韦提希开十六观门。 令念佛生于极乐。 故经云。 是心是佛。 是心作佛。 心外无佛。 佛外无心。 帝曰。 复有人持经持咒求佛如何。 对曰。 如来种种说法。 皆为最上一乘。 如百千众流莫不朝宗于海。 如是差别诸缘皆归萨婆若海。 帝曰。 祖师既传心印。 金刚经云。 无所得法如何。 对曰。 佛之一化实无一法与人。 但示众生各各自性同一法藏。 当时然灯如来但印释迦本法。 而无所得方契然灯本意。 故经云。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是法平等修一切善不著于相。 帝曰。 禅师既会祖意。 还礼佛看经否。 对曰沙门礼佛看经。 盖是住持常法。 有四报焉。 依佛戒修身。 参寻知识渐修梵行。 履践如来所行之迹。 帝曰。 何为顿见。 何为渐修。 对曰。 顿明自性与佛无二。 然有无始染习。 故假渐修对治令顺性起用。 如人吃饭非一口便饱。 是日辨对七刻方罢。 帝悦赐号圆智禅师 发布时间:2025-05-21 12:29:0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7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