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阳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内容: 大阳禅师。 名警玄。 祥符中。 避国讳易称警延。 江夏张氏子。 其先盖金陵人。 仲父为沙门。 号智通。 住持崇孝。 延往依以为师。 十九为大僧。 听圆觉了义经。 问讲者。 何名圆觉。 曰圆以圆融有漏为义。 觉以觉尽无余为义也。 延曰。 空诸有无何名圆觉。 讲者叹曰。 是儿齿少而识卓如此。 我所有何足以益之。 政如以秽食置宝器。 其可哉。 通知之使令游方。 初谒鼎州梁山观公。 问如何是无相道场。 观指壁间观音像曰。 此是吴处士画。 延拟进语。 观急索曰。 这个是有相。 如何是无相底。 于是悟旨于言下。 拜起而侍。 观曰。 何不道取一句子延曰。 道即不辞。 恐上纸墨。 观笑曰他日此语上碑去在。 延献偈曰。 我昔初机学道迷。 万水千山觅见知。 明今辩古终难会直说无心转更疑。 蒙师指出秦时镜。 照见父母未生时。 如今觉了何所得。 夜放乌鸡带雪飞。 观称洞上之宗可倚矣。 延亦自负。 侪辈莫敢攀奉。 一时声价籍甚。 观殁。 辞塔出山。 至大阳谒坚禅师。 坚欣然让法席使主之。 延受之。 咸平庚子岁也。 示众曰。 廓然去。 肯重去。 无所得心去。 平常心去离彼我心去。 然后方可。 所以古德道。 牵牛向溪东。 放不免纳官家徭税。 牵牛向溪西。 放不免纳官家徭税。 不如随分纳些些。 渠总不妨。 免致劳扰。 作么生是随分纳些些底道理。 但截断两头有无诸法。 凡圣情尽体露真常。 事理不二即如如佛。 若能如此者。 法法无依平等大道万有不系。 随处转辘辘地更有何事。 延神观奇伟有威重。 日常一食。 自以付受之重。 足不越限。 胁不至席。 五十年。 年八十。 坐六十一夏。 叹无可以继其法者。 以洞上旨诀。 寄叶县省公之子法远。 使为求法器传续之。 天圣五年七月十六日升座辞众又三日以偈寄侍郎王曙曰。 吾年八十五。 修因至于此。 问我归何处。 顶相终难睹。 停笔而化 发布时间:2025-05-21 12:27:57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7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