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雪窦显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内容: 雪窦显禅师。 字隐之。 太平兴国五年四月八日生于遂州李氏。 幼精锐。 读书知要。 下笔敏速。 然雅志丘壑。 父母不能夺。 依益州普安院仁铣为师落发受具。 出蜀浮沉荆渚间。 历年尝典宾大阳。 与客论赵州宗旨。 客曰。 法眼禅师尝邂逅觉铁觜于金陵。 觉赵州侍者也。 号称明眼。 问曰。 赵州柏树子因缘记得不。 觉曰。 先师无此语。 莫谤先师好。 法眼曰。 真狮子窟中来。 觉公言无此语。 而法眼肯之。 其旨安在。 显曰。 宗门抑扬那有规辙乎。 时有苦行名韩大伯者。 貌寒 侍其旁辄匿笑去。 客退显数之曰。 我偶客语。 尔乃敢。 慢笑。 笑何事。 对曰。 笑知客智眼未正择法不明。 显曰。 岂有说乎。 对以偈曰。 一兔横身当古道。 苍鹰才见便生擒。 后来猎犬无灵性。 空向枯桩旧处寻。 显阴异之。 结以为友。 北游至复州北塔。 祚公香林之嫡孠云门之孙也。 祚远皆蜀人。 知见高莫能觏其机。 显俊迈。 祚爱之。 遂留五年。 尽得其道。 显与学士曾公会厚善。 相值淮南。 问显。 何之。 曰将造钱唐绝西兴登台雁。 曾曰。 灵隐天下胜处。 珊禅师吾故人。 以书荐显。 显至灵隐。 三年陆沈众中。 俄曾公奉使浙西访显于灵隐。 无识之者。 堂僧千余人使吏检床历。 物色求之。 乃至。 曾问向所附书。 显袖纳之。 曰公意勤。 然行脚人非督邮也(一曰然行脚人于世无求敢希荐达)曾公大笑。 珊公以是奇之。 吴中翠峰虚席举。 显出世开法日顾视大众曰。 若论本分相见。 不必高升此座。 乃以手指曰。 诸人随山僧手看无量佛土一时现前。 各各子细观瞻。 其或涯涘未分。 不免拖泥带水。 于是登座。 又环顾大众曰。 人天普集。 合发明何事岂可互分宾主驰骋问答。 便当宗乘去。 广大门风威德自在。 辉腾今古把定乾坤。 千圣只言自知。 五乘莫能建立。 所以声前悟旨。 犹迷顾鉴之端。 言下知归。 尚昧识情之表。 诸人要识真实相为么。 但得上无攀仰。 下绝己躬。 自然常光现前。 个个壁立千仞。 还辩明得也无。 未辩辩取。 未明明取。 既辩明得。 便能截生死流踞佛祖位。 妙圆超悟正在此时。 堪报不报之恩。 以助无为之化。 后迁明之雪窦。 宗风大振。 天下龙蟠凤逸。 衲子争集。 号云门中兴。 尝经行植杖。 众衲绕之忽问曰。 有问云门。 树凋叶落时如何。 曰体露金风。 云门答者僧耶。 为解说耶。 有宗上座曰。 待老汉有悟处即说。 显孰视惊曰。 非韩大伯乎。 曰老汉瞥地也。 于是令挝鼓众集显曰。 今日雪窦宗上座。 乃是昔年大阳韩大伯具大知见。 晦迹韬光。 欲得发扬宗风。 幸愿特升此座。 宗遂升座。 僧问。 剑未出匣时如何。 曰神光射斗牛。 问出匣后如何。 曰千兵易得一将难求。 僧退。 宗乃曰。 宝剑未出匣。 神光射斗牛。 千兵虽易得。 一将实难求。 便下座。 一众大惊。 师敷扬宗旨。 妙语遍丛林。 皇祐四年六月十日沐浴罢。 整衣侧卧而化。 阅世七十二。 坐五十夏。 建塔山中。 得法上首。 天衣义怀禅师 发布时间:2025-05-21 12:27:4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7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