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圆照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内容: 圆照禅师。 讳宗本。 生于管氏。 常州无锡人也。 体貌丰硕言无枝叶。 十九师事苏州承天永安道升禅师。 升道价重丛林。 归之者如云。 本弊衣垢面。 探井臼典炊爨。 以供给之。 夜则入室参。 升曰。 头陀荷众良苦。 亦疲劳乎。 对曰。 若舍一法不名满足。 菩萨实欲此生身证。 其敢言劳。 升阴奇之。 又十年剃发受具。 服勤三年乃辞。 升游方遍参。 至池阳景德谒义怀禅师。 言下契悟。 众未有知者。 尝为侍者而喜寝。 鼻息齁齁。 闻者厌之言于怀。 怀笑曰。 此子吾家精进幢也。 汝辈他日当依赖之。 无多谈。 众乃惊。 怀退居吴江寿圣。 部使者李公复圭过怀夜话曰。 瑞光虚席。 愿得有道衲子主之。 怀指本曰。 无逾此道人者耳。 既至寺。 集众击鼓。 鼓辄堕。 圆转震响。 众惊却。 有僧出呼曰。 此和尚法雷振地之祥也。 俄失僧所在。 自是法席日盛。 武林守陈公襄。 以承天兴教二刹命师择居。 苏人留之益甚。 又以净慈坚请。 移文喻道俗曰。 借师三年。 为此邦植福。 不敢久古。 本啧啧曰。 谁不欲作福。 众识其意。 听赴之。 元丰五年神宗皇帝辟相国寺六十四院为八。 禅二律六。 中贵梁从政董其事。 驿召师主惠林。 既至。 上遣使问劳。 三日传旨就寺之门为士民演法。 翌日召对延和殿问道。 赐坐。 即盘足跏趺。 赐茶至举盏长吸又荡撼之。 上问。 受业何寺。 对曰。 承天永安。 上悦其真。 喻以方兴禅宗宜善开导之旨。 既退。 上目送之。 谓左右曰。 真福惠僧也。 后帝登遐。 召入福宁殿说法。 以师尝为先帝所礼。 敬见之。 不胜哀悼。 以老乞归林下。 敕任便云游。 所至不得抑令住持。 升座辞众曰。 本是无家客。 那堪任便游。 顺风加橹桌。 舡子下杨州。 既出都城。 王公贵人送者车骑相属。 师临别诲之曰。 岁月不可把玩。 老病不与人期。 唯勤修勿怠是真相为。 闻者莫不感涕其真慈善导若此。 高丽僧统义天。 以王子奉国命使于我朝。 闻师道誉。 请以弟子礼见师。 问其所得以华严经对。 师曰。 华严经三身佛。 报身说耶。 化身说耶。 法身说耶。 义天曰。 法身说。 本曰。 法身遍周沙界。 当时听众何处蹲立。 义天茫然自失。 钦服益加。 法道至本大盛。 老居灵岩闭门颓然。 而四方从者相望于道不释也。 元符二年十二月甲子。 将入灭。 沐浴而卧。 门弟子环拥请曰。 和尚道遍天下。 今日不可无偈。 幸强起安坐。 本熟视曰。 痴子我寻常尚懒作偈。 今日特地图个甚么。 寻常要卧便卧。 不可今日特地坐也。 索笔大书五字曰。 后事付守荣。 掷笔憨卧。 若熟睡然。 撼之已去矣。 门人塔全身于山中。 阅世八十。 坐五十二夏 发布时间:2025-05-21 12:27:07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7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