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径山大惠宗杲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内容: 径山杲禅师。 讳宗杲。 宣州宁国奚氏子。 幼警敏有英气。 年十三始入乡校。 一日与同窗戏谑。 以砚投之。 误中先生帽。 偿金而去。 乃曰。 读世书曷若究出世法乎。 即诣东山惠云院出家。 先是元丰戊午院塑释迦像。 有异人丁生者。 语寺僧曰。 立像一纪当生一导师。 大兴宗教。 若像有难。 是人方来。 像毁则是人亦有难。 崇宁甲申有盗穴像腹取其所藏。 师以是岁适至。 事惠齐为师。 明年落发受具。 繇是智辩自将凌跨流辈。 阅古云门录。 恍若旧习。 闻老宿绍珵久依天衣怀公。 亟往上谒与闻雪窦奥旨。 趋宝峰湛堂准禅师。 见师风神爽迈。 特加器重。 使之执侍。 指以入道捷径。 师横机无所让。 准诃之曰。 汝未曾悟。 病在意识。 领解则为所知障。 时李彭商老参道于准。 师适有语曰。 道须神悟。 妙在心空。 体之不假于聪明。 得之顿超于闻见。 李叹赏曰。 何必读四库书然后为学哉。 因此为方外交。 准将入灭。 师问孰可依从。 准以圆悟勤公语之。 已而重趼荆渚。 谒无尽居士张公请铭准塔。 公道望倾天下。 师登其门承颜接辞。 绰有余裕。 公称誉之。 为名庵曰妙喜。 字以昙晦。 归宝峰讫其事。 复见无尽从容问曰。 居士谓我禅何如。 公曰。 子禅逸格矣。 师曰。 宗杲实未自肯在。 公曰。 行见川勤可也。 于是佩服其言放浪襄汉。 会大阳微禅师。 密授曹洞宗旨。 寻游东都。 宣和六年圆悟禅师被旨都下天宁。 师自庆曰。 天赐我。 得见此老。 不孤湛堂张公指南之意。 遂造天宁。 及聆其升堂法要。 迥异平日所闻。 即倾心依附。 阅四旬圆悟举。 僧问云门。 如何是诸佛出身处。 门云。 东山水上行。 若有人问天宁只向。 道薰风自南。 来殿阁生微。 凉师于言下豁然顿。 悟圆悟大。 喜迁师择木堂。 以古今差别因缘密加妍练。 一日圆悟饭超然居士赵公。 师预坐。 忽忘举箸。 圆悟顾师而语超然曰。 是子参得黄杨木禅也。 师既为所激乘间扣曰。 闻和上尝问五祖话不。 知记其答否。 圜悟曰。 向问有句无句如藤倚树作么生。 五祖云。 描也描不成。 画也画不就。 又问树倒藤枯时如何。 五祖云。 相随来也。 师廓然脱去。 知见玄妙。 圜悟深可之。 使掌记室著临济正宗记卑焉。 分座令接纳。 繇是以竹篦应机施设电闪星飞。 不容拟议丛林浩然归重。 右丞吕公舜徒奏。 锡佛日之号。 虏人犯顺。 欲名僧十数北去。 师为所挟。 会天竺密三藏。 日与论义。 密尤敬服。 寻得自便趋吴门虎丘。 闻圆悟迁云居。 欲往省觐。 道金陵。 待制韩公子苍与语喜之。 以书闻枢密徐公师川曰。 顷见妙喜辩惠出流辈。 又能道诸公之事业。 衮衮不倦。 实僧中祀梓也。 抵云居为众第一座。 讥诃佛祖辩搏无碍。 圜悟亦让其雄。 会世扰攘。 入云居之西结庵于古云门寺基。 因以为名。 阅二十年辟地湖湘转仰山。 邂逅竹庵圭禅师。 相与还云门。 著颂古百余篇。 久之游七闽。 居海上洋屿。 师闵诸方学者困于默照。 作辩邪正说以救其弊。 泉南给事江公创庵小溪延请师居。 缁素笃于道者毕集。 未半年发明大事者数十人。 鼎需思岳弥光道谦遵璞悟本等。 皆在焉。 一日参政李公汉老。 闻举庭柏话有省。 师可之及公疾革。 作偈寄弥光。 有深将法力荷云门之句。 师平居绝无应世意。 圜悟在蜀闻之。 嘱丞相张公德远曰。 杲首座不出。 无可支临济法道者。 公寻还朝。 适径山虚席。 必欲致师。 师幡然起赴。 开法于临安府治。 唱圜悟之道。 说法竟。 侍郎冯公济川问曰。 师尝言不作这虫豸。 今日为什么败阙。 师曰。 尽大地是个杲上座尔作么生见。 公无语。 及居径山。 四方佳衲子靡然坌集。 至一千七百。 师无他约束。 容其自律发明已见率常有之。 上堂问答(具在本录)时惠云院忘丁生之谶。 毁释迦故像而新之。 实绍兴辛酉。 夏五月也。 师于是月。 坐与张厚善。 著逢掖编置衡州廖通直李绎。 为结茅圃中。 师既拘文不与众俱。 率令散处花药开福伊山。 时容其受道。 门庭益峻。 乃褒先德机缘间与拈提。 离为三帙。 目曰正法眼藏。 前参政李公大发。 时居镡津。 翰林汪公彦章税驾零陵。 数通书问道。 当轴者滋不悦。 移师梅州。 其地荒僻瘴疠。 药物不具。 学徒百余。 羸粮从之。 阅六稔毙者过半。 师以道处之怡然。 由是居民向化至绘师像。 饮食必祀焉者有之乙亥冬蒙恩北还。 明年春复僧伽黎。 寻领朝命住明州育王山。 逾年有旨。 改住径山。 天下宿衲复集如初。 时上潜藩。 雅闻师名。 遣内都监诣山问佛法大意。 师升堂有偈云。 豁开顶门眼。 照彻大千界。 既为法中王。 于法得自在。 仍作颂献曰。 大根大器大力量。 荷担大事不寻常。 一毛头上通消息。 遍界明明不覆藏。 上嘉美久之。 建邸立。 复遣内知客入山供养五百应真。 请师说法。 亲书妙喜庵大字。 并制赞宠寄曰。 生灭不灭。 常住不住。 圆觉空明。 随物现处。 师升堂有偈曰。 十方法界至人口。 法界所有即其舌。 只冯此口与舌头。 祝吾君寿无间歇。 亿万斯年注福源。 如海滉漾永不竭。 师子窟内产狻猊。 鸑鷟定出丹山穴。 为瑞为祥遍九垓。 草木昆虫皆欢悦。 稽首不可思议事。 喻如众星拱明月。 故今宣扬妙伽陀。 第一义中真实说。 师春秋高。 求解寺任。 辛巳春得旨退居院之明月堂。 然宏法为人老而不倦。 上即位特赐号大惠禅师。 隆兴建元自恣前一夕。 有星殒于院之西。 流光赫然。 有声如雷。 师示微疾。 八月九日学徒问候。 师勉以宏道徐遣之曰。 吾翌日始行。 至五鼓亲书遗奏。 侍僧固请留颂。 为写四句掷笔就寝。 湛然而逝寿七十有五。 塔全身于堂之后淳祐间晋陵尤煜号贰卿。 尝题大惠语。 大惠说法从横踔励。 如孙吴之用兵。 而广阔弘深不可涯涘。 如大海水。 鱼龙饮者莫不取足。 今举平昔闻见二则朱文公少年不乐读时文。 因听一尊宿说禅直指本心。 遂悟昭昭灵灵一著。 十八岁请举。 时从刘屏山。 屏山意其必留心举业。 暨搜其箧。 只大惠语录一帙尔。 次年登科。 故公平生深知禅学骨髓透脱关键。 此上根利器。 于此取足者也。 煜早得于潘子善丈云尔。 因取语录读之。 至老不敢释手。 往在舂陵。 永嘉徐棘卿瑄。 亦贬是邦。 未几忽迁象台。 忧愁涕泣。 煜授以所携本。 徐卿亟取读之。 达旦不寐。 次日欣悦忘忧。 与昨日夐然二人也。 遂携以去。 手抄一本乃见还。 后三年徐没于贬所。 临终殆同游戏。 不疾沐浴而逝。 此书之灵验如此。 盖煜之亲睹也(云云) 发布时间:2025-05-21 12:23:19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7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