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灵隐松源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内容: 灵隐松源禅师。 名崇岳。 生于处州龙泉吴氏。 自幼卓荦不凡。 处群儿中未尝嬉宕。 稍长闻出世法慕向之。 年二十三弃家。 衣扫塔服受五戒于大明寺。 首造灵石妙公。 继见大惠杲禅师于径山。 久之大惠升堂。 称蒋山应庵华公为人径捷。 师闻之不待旦而行。 既至入室未契。 退愈自奋励。 终夜自举狗子无佛性话。 豁然有得。 即以扣应庵。 应庵举。 世尊有密语。 迦叶不覆藏。 师云。 钝置和尚。 应庵厉声一喝。 自是朝夕咨请。 应庵大喜。 以为法器。 说偈劝使祝发栋梁吾道。 隆兴二年。 师始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 自是遍历江浙诸大老之门。 罕当其意。 乃浮海入闽。 见乾元木庵永公。 一日辞木庵。 木庵举。 有句无句如藤倚树。 师云。 裂破。 木庵云。 琅玡道好一堆烂柴。 聻。 师云。 矢上加尖。 如是应酬数反。 木庵云。 吾兄下语老僧不能过。 其如未在。 他日拂柄在手。 为人不得。 验人不得。 师云为人者。 使博地凡夫一超入圣域。 固难矣。 验人者。 打向面前过不待开口。 已知渠骨髓。 何难之有。 木庵举手云。 明明向汝道。 开口不在舌头上。 后当自知。 逾年见密庵于衢州之西山。 随问即答。 密庵微笑曰。 黄杨禅尔。 师切于明道至忘寝食。 密庵移蒋山。 华藏径山皆从之。 会密庵入室次。 问傍僧。 不是心。 不是佛。 不是物。 师侍侧豁然大悟。 乃曰。 今日方会木庵道开口不在舌头上。 自是机辨从横锋不可触。 密庵又迁灵隐。 遂命师为第一座。 旋出世于平江澄照。 为密庵嗣。 徙江阴之光孝。 无为之冶父。 饶之荐福。 明之香山。 平江之虎丘。 庆元三年。 灵隐虚席。 被旨补处。 居六年法道盛行。 得法者众。 而师有栖遁之志。 即上章乞罢住持事。 上察其诚许之。 退居东庵。 俄属微疾。 犹不少废倡道。 忽亲作书别诸公卿。 且垂二则语以验学者曰。 有力量人因甚抬脚不起。 开口不在舌头上。 及贻书嗣法香山光睦云居善开。 嘱以大法。 因书偈曰。 来无所来。 去无所去。 瞥转玄关。 佛祖罔措。 跏趺而寂。 实嘉泰二年八月四日也。 得年七十有一。 坐夏四十。 奉全身塔于北高峰之原 发布时间:2025-05-21 12:23:1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7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