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真觉国师《佛祖历代通载》 内容: 五台山大万圣祐国寺真觉国师。 师讳文才。 字仲华。 杨氏。 其先弘农人。 高曾以来世官垄坻。 父静义。 金季为清水主簿。 遂家焉。 少孤事母孝。 于书无所不读。 性理之学尤其邃也。 故约而为守。 蔚而成文。 辞气雅健如古作者。 为人沉厚若素不读书者。 至与士君子谈接其辞辩其事详其理尽。 出入经史。 滔滔然若河汉之决。 莫窥其涘。 其讲授经论。 得旨言外。 不屑屑于名数。 尝曰。 学贵宗通言欲会意。 以意逆志为得之矣。 语言文字糟粕之余也。 岂有余味哉。 彼狃于文字。 味其糟粕。 徒骋知见以记问自多。 殊不知支离其知穿凿其见愈惑多岐不能冥昝于道。 听其说适足以熟耳而已。 岂能开人惠目乎。 所著县谈详略五卷。 肇论略疏三卷。 惠灯集二卷。 皆内据佛经外援儒老托譬取类。 其辞质而不华。 简而诣。 取其达而已。 隐居成纪。 筑室树松。 将以终老。 然以行修乎迩德加乎远。 虽自韬晦。 其道愈彰。 人尊其德不敢名。 以松堂称之。 佛教之兴始于洛阳白马寺。 故称释源。 其宗主殁。 诏以师继之。 世祖尝以五台绝境欲为佛寺。 而未果也。 成宗以继志之孝。 作而成之。 赐名大万圣佑国寺。 以为名山大寺。 非海内之望。 不能尸之。 诏求其人于帝师迦罗斯巴。 会师自洛阳来见帝师。 喜曰。 佑国寺得其人矣。 诏师以释源宗主兼居佑国。 师见帝师以辞曰。 某以何德猥蒙恩宠。 其居白马已为过分。 安能复居佑圣。 愿选有德者为之。 幸怜其诚以闻于上。 帝师不可曰。 此上命也。 上于此事用心至焉。 非女其谁与居。 此吾教所系。 女其勉之。 居岁余。 大德六年将如洛阳。 道真定馆于某寺。 疾作。 九月一日殁。 年六十有二。 火后获舍利者数百粒。 其徒归葬于五台东山之麓 发布时间:2025-05-21 12:22:5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7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