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傅大士《释氏稽古略》 内容: 傅大士。 齐明帝建武四年五月八日生婺州义乌县双林乡傅宣慈家。 名翕。 字玄风。 号善慧。 至是壬辰十六岁。 娶刘氏有子二人。 曰普建普成。 梁普通元年年二十四。 溯水于稽亭塘下。 西域沙门嵩头陀引之临水观影。 圆光宝盖法从甚盛。 心感悟之。 遂于松山之顶。 因双稠树创庵而居。 名曰双林。 自号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 种植蔬果。 为人佣作。 昼作夜归。 与妻妙光敷演佛法。 苦行七年。 至大通二年。 弟子日众大士欲导群品。 乃化妻子鬻身昉设大会。 中大通六年大士遣弟子傅暀诣阙奉书。 有诏赴阙。 闰十二月到建康。 帝闻大士神异。 预锁诸门。 大士以木槌扣一门诸门悉启。 直入善言殿。 帝问师事从谁。 答曰。 从无所从。 师无所师。 事无所事。 帝为设食竟。 上钟山定林寺。 诏令资给。 大同五年大士再入都。 三月帝召见寿光殿。 共论真谛。 大士曰。 息而不灭。 帝又请讲金刚经。 大士挥按一拍而起。 帝不喻再请讲。 大士乃索拍版升座。 唱四十九颂遂便去。 逮今颂行于世。 大士一日顶冠披衲靸履。 帝问是僧邪。 士以手指冠。 帝曰是道邪。 士以手指靸履。 帝曰是俗邪。 士以手指衲衣辞阙而还。 大同十年大士设大法会。 普为众生忏灭罪苦。 速得解脱。 大士以佛经目繁多人或不能遍阅。 乃建大层龛。 中心立一柱。 启八面而实诸经。 谓之轮藏。 立愿曰。 登吾藏门者。 生生世世不失人身。 发菩提心者。 能推轮藏。 即与持诵诸经功德无异。 今之轮藏设大士像始此也。 大士于陈宣帝大建元年四月告普建普成二法师等曰。 我从第四天来。 为度众生。 汝等慎护三业。 精勤六度。 行忏悔法。 免堕三涂。 至二十四日入于涅槃。 寿七十三。 阇维收舍利。 顶骨葬双林。 今成大道场。 大士偈语并行于世。 尝著心王铭。 其辞曰。 观心空王。 玄妙难测。 无名无相。 有大神力。 能灭千灾。 成就万德。 体性虽空。 能施法则。 观之无形。 呼之有声。 为大法将。 心戒传经。 水中盐味。 色里胶青。 决定是有。 不见其形。 心王亦尔。 身内居停。 面门出入。 应物随情。 自在无碍。 所作皆成。 了本识心。 识心见佛。 是心是佛。 是佛是心。 念念佛心。 佛心念佛。 欲得早成。 戒心自律。 净律净心。 心即是佛。 除此心王。 更无别佛。 欲求成佛。 莫染一物。 心性虽空。 贪嗔体实。 入此法门。 端坐成佛。 到彼岸已。 得波罗蜜。 慕道真士。 自观自心。 知佛在内。 不向外寻。 即心即佛。 即佛即心。 心明识佛。 晓了识心。 离心非佛。 离佛非心。 非佛莫测。 无所堪任。 执空滞寂。 于此漂沈。 诸佛菩萨。 了此安心。 明心大士。 悟此玄音。 身心性妙。 用无能改。 是故智者。 放心自在。 莫言心王。 空无体性。 能使色身。 作邪作正。 非有非无。 隐显不定。 心性虽空。 能凡能圣。 是故相劝。 好生防慎。 刹那造作。 还复漂沈。 清净心智。 如世黄金。 般若法藏。 尽在身心。 无为法宝。 非浅非深。 诸佛菩萨。 了此本心。 有缘遇者。 非去来今 发布时间:2025-05-21 12:20:47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7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