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慧赜(唐京师清禅寺)[《续高僧传》卷三] 内容: 释慧赜。 俗姓李。 荆州江陵人。 早悟非常神思锋逸。 九岁投本邑隐法师出家。 隐体其精爽异伦。 即度为沙弥。 讲授之暇诲以幽奥。 赜领牒玄理曾不再思。 执卷诵文纸盈四十。 荆楚秀望钦而美之。 初从隐听涅槃法华。 后别听三论。 皆剖析新奇。 抗拟摽会。 开皇中年江陵寺。 大兴法席群师云赴。 道俗以赜嘉绩夙成。 咸欲观其器略。 共请为法主。 顾惟披导有旨。 因而践焉。 甫年十二。 创开涅槃。 比事吐词义高常伯。 论难相继。 辩答冷然。 少长莫不缄心。 颂声载路。 荆州刺史宜龙公元寿。 闻其幼誉。 惊挺亲驾谒焉。 素倍前闻大相褒赏。 以事奏闻云。 希世卓秀者也。 登即有诏。 令本州备礼所在恭送。 既达京辇殊蒙慰引。 赐纳僧伽梨并衣一袭。 仍令住清禅寺。 从容法侣敦悦玄儒。 才藻屡扬汲引无竭。 预有衣冠士族。 皆来展造门庭。 莫不赞其洽闻博达。 机捷之谓也。 末厌烦梗思济清神。 乃从应禅师。 禀资心学。 掩关两载。 情[跳-兆+(焰-火)]诸门。 遂语默于贤圣之间。 谈授于经纬之理。 值隋氏云丧法事沦亡。 道阕当年情欣栖静。 以大业末岁。 移卜终南之高冠岭。 因岩构室疏素形心。 会唐运勃兴苍生攸济。 赜不滞物我。 来从帝城。 讲诲暂扬。 倾都请道。 武德年内释侣云繁。 屡建法筵皆程气宇。 时延兴寺。 百座讲仁王经。 王公卿士并从盛集。 沙门吉藏爰竖论宗。 声辩天临贵贱倾目。 赜纔施锐责。 言清理诣思动几微神彩惊越四部骇心百辟。 藏顾而叹曰。 非惟论辩难继。 抑亦银钩罕踪。 今上在蕃亲观论府。 深相结纳拟为师友。 六使来召令赴别第。 赜以生名杀身之累。 由来有人。 退让余词一不闻命。 及贞观开译。 诏简名僧众以文笔知名兼又统详论旨。 乃任为翻论之笔。 译讫奏闻。 有敕赐帛百匹衣服一具。 赜又着论序曰般若灯论者。 一名中论。 本有五百偈。 借灯为名者。 无分别智有寂照之功也。 举中标目者。 鉴亡缘观等离二边也。 然则灯本无心智也。 亡照法性平等。 中义在斯。 故寄论以明之也。 若夫寻论滞旨。 执俗迷真。 颠倒断常之间。 造次有无之内。 守名丧实攀叶亡根者。 岂欲尔哉。 盖有由矣。 请试陈之。 若乃构分别之因。 招虚妄之果。 惑累熏其内识。 恶友结其外缘。 致使慢耸崇山见深沧海恚火难触词锋罕当。 闻说有而快心。 听谈空而起谤。 六种偏执各谓非偏。 五百论师诤陈异论。 或将邪乱正。 或以伪齐真。 识似悟而翻迷。 教虽通而更壅。 可谓捐珠玩石。 弃宝负薪。 观画怖龙。 寻迹怯象。 爱好如此。 良可悲夫。 龙树菩萨救世挺生。 呵嗜欲而发心。 阅深经而自鄙。 蒙独尊之悬记。 然法炬于阎浮。 且其地越初依。 功超伏位。 既穷一实且究二能。 佩两印而定百家。 混三空而齐万物。 点尘劫数历试诸难。 悼彼群迷故作斯论。 文玄旨妙破巧申工。 被之钝根多生怯退。 有分别明菩萨者。 大乘法将体道居衷。 遐览真言为其释论。 开秘密藏赐如意珠。 略广相成师资互显。 至如自乘异执郁起千端。 外道殊计纷然万绪。 驴乘竞驰于驾驷。 萤火争耀于龙烛。 莫不标其品类显厥师宗。 玉石既分玄黄也判。 西域染翰乃有数家。 考实析微此为精诣。 若含通本末有六千偈。 梵文如此。 翻则减之。 我皇帝。 神道迈于羲皇。 陶铸侔于造化。 崇本息末。 无为太平。 守母存子不言而治。 以为圣教东流年淹数百。 而亿象所负阙者犹多。 希见未闻劳于寤寐。 中天竺国三藏法师波颇蜜多罗。 学兼半满博综群诠。 丧我怡神搜玄养性。 游方在念利物为怀。 故能附弋传身举烟命伴。 冒冰霜而越葱岭。 犯风热而度沙河。 时积五年途经四万。 以大唐贞观元年。 顶戴梵文至止京辇。 昔秦征童寿苦用戎兵。 汉请摩腾远劳蕃使。 讵可方兹感应道契冥符。 家国休祥德人爰降。 有司奏见。 殊悦帝心。 敕住兴善胜光。 即传新经之始。 仍召义学沙门及王公宰辅。 对翻此论。 研核幽旨。 去华存实。 目击则欣其会理。 函杖则究其是非。 文虽定而覆详。 义乃明而重审。 岁在寿星。 检勘云毕。 其为论也。 观明中道。 而存中失观。 空显第一而得一乖空。 然司南之车本示迷者。 照胆之镜为鉴邪人。 无邪则镜无所施。 不迷则车不为用。 斯论破申。 其犹此矣。 虽复斥内遮外尽妄穷真。 而存乎妙存。 破如可破。 荡荡焉。 恢恢焉。 迎之靡测其源。 顺之罔知其末。 信是蓥心神之砥砺。 越溟海之舟舆。 骇昏识之雷霆。 照幽途之日月者矣。 此土先有中论四卷。 本偈大同。 宾头卢伽为之注解晦其部执。 学者昧焉。 此论既兴可为龟镜。 庶明达君子。 详而味之。 序成未即闻上。 帝敕秘书监虞世南作序。 见赜之所制。 叹咽无以加焉。 因奏闻上。 仍以序列于卷首。 所在传写缄于经藏。 以贞观十年四月六日终于所住。 春秋五十有七。 葬于京郊之东。 列隧立碑颂其芳德。 太常博士褚亮为文。 自赜之知道。 伦等崇其辩机。 时俗以拟慧乘。 固为笃论。 词注难穷。 无施不遂。 讲华严大品涅槃大智度摄大乘及中百诸论。 皆筌释章部决滞有闻。 又诵涅槃法华。 音文淳美。 时为众述。 清啭动神。 又抽减什物。 用写藏经。 寻阅纔止便修虔奉。 又善导达众首舒畅物情。 为诸文雄之所称叙。 特明古迹偏晓书画。 京华士子屡陈真伪。 皆资其口实定其人世。 文章词体颇预能流。 草[柰*页]笔功名疏台府。 每有官供胜集。 必召而处其中。 公卿执纸请书填赴。 赜随纸赋笔飞骤如风。 藻蔚雄态绮华当世。 故在所流咏耽玩极多。 悬诸屏障。 或铭座右。 着集八卷行世。 发布时间:2025-05-21 12:15:3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7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