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法云(梁杨都光宅寺)[《续高僧传》卷五] 内容: 释法云。 姓周氏。 宜兴阳羡人。 晋平西将军处之七世也。 母吴氏。 初产在草。 见云气满室。 因以名之。 七岁出家。 更名法云。 从师住庄严寺。 为僧成玄趣宝亮弟子。 而俊朗英秀卓绝时世。 年十三始就受业。 大昌僧宗庄严僧达。 甚相称赞。 宝亮每曰。 我之神明殊不及也。 方将必当栋梁大法矣。 齐永明中。 僧柔东归。 于道林寺发讲。 云谘决累日。 词旨激扬。 众所叹异。 年小坐远声闻难叙。 命置小床处之于前共尽往复。 由是显名。 与同寺僧旻。 等年腊齐名誉。 历采众师且经且论四时游听寒暑不辍。 或讲前讲末初夜后夜覆述文义。 间隙游习于路思义。 辄不自觉行过所造。 其勤励专至类皆如此。 曾观长乐寺法调讲论。 出而顾曰。 震旦天子之都衣冠之富。 动静威仪勿易为也。 前后法师或有词无义。 或有义无词。 或俱有词义而过无威仪。 今日法坐俱已阙矣。 皆由习学不优未应讲也。 及年登三十。 建武四年夏。 初于妙音寺开法华净名二经。 序正条源群分名类。 学徒海凑四众盈堂。 佥谓理因言尽纸卷空存。 及至为宾。 构击纵横比类纷鲠。 机辩若疾风。 应变如行雨。 当其锋者罕不心务。 宾主咨嗟朋僚胥悦。 时人呼为作幻法师矣。 讲经之妙独步当时。 齐中书周颙。 琅琊王融。 彭城刘绘。 东莞徐孝嗣等。 一代名贵。 并投莫逆之交。 孝嗣每日。 见云公俊发自顾缺然。 而性灵诚孝劳于色养。 及居母忧毁瘠过礼。 累日不食殆不胜丧。 僧旻谓曰。 圣人制礼。 贤者俯就。 不贤者企及。 且毁不灭性尚出儒宗。 况佛有至言。 欲报生恩。 近则时奉颜仪使物生悦。 远则启发菩提以道神识。 又云。 恩爱重贼不可宽放。 宽放此者及所亲爱堕于恶道。 唯有智者以方便力善能治制。 则惠兼存没入诸善趣矣。 宜思远理使有成津。 何可恣情同于细近耶。 云乃割裂哀情微进饮粥。 永元元年。 曾受毗陵郡请。 道俗倾家异端必集。 弘振风猷道被京城。 鼓舞知归巾褐识反。 及梁氏高临甚相钦礼。 天监二年。 敕使长召出入诸殿。 影响弘通之端。 囋扬利益之渐。 皇高亟延义集。 未曾不敕令云先入后下诏令。 时诸名德各撰成实义疏。 云乃经论合撰。 有四十科为四十二卷。 俄寻究了。 又敕于寺三遍敷讲。 广请义学充诸堂宇。 敕给传诏。 车牛吏力皆备足焉。 至七年制注大品。 朝贵请云讲之。 辞疾不赴。 帝云。 弟子既当今日之位。 法师是后来名德。 流通无寄。 不可不自力为讲也。 因从之。 寻又下诏礼为家僧。 资给优厚。 敕为光宅寺主。 创立僧制雅为后则。 皇太子留情内外。 选请十僧入于玄圃。 经于两夏不止讲经。 而亦悬谈文外。 云居上首偏加供施。 自从王侯逮于荣贵莫不钦敬。 至于吉凶庆吊不避寒暑。 时人颇谓之游侠。 而动必弘法。 不以此言关怀。 中书郎顺阳范轸。 着神灭论。 群僚未详其理。 先以奏闻。 有敕令云答之。 以宣示臣下。 云乃遍与朝士书论之。 文采虽异而理义伦通。 又与少傅沉约书曰。 主上令答神灭论。 今遣相呈。 夫神妙寂寥。 可知而不可说。 义经丘而未晓。 理涉旦而犹昏。 至人凝照。 有本袭道。 赴机垂审。 臣下旨训周密。 孝享之祀既彰。 桀怀曾史之慕。 三世之言复阐。 纣缀波仑之情。 预非草木。 谁不歔欷。 同挹风猷。 共加弘赞也。 约答曰。 神本不灭深所伏膺。 神灭之谈良用骇惕。 近约法师。 殿内亦蒙敕答一本。 欢受顶戴寻览忘疲。 岂徒伏斯外道可以永离众魔。 孔释兼弘于是乎在。 实不刊之弘旨。 百代之舟航。 弟子亦即彼论微厝疑核。 比展具以呈也。 云以天监末年。 欲报施主之恩。 于秣陵县同下里中造寺一所。 敕以法师建造。 可仍以法师为名。 即禅岗之西山也。 郊郭内地实为爽垲。 结宇孤岩北面城市。 怀涧隐岭。 穷人野之致。 终日论谈曾无休废。 天监将末。 扶南国献经三部。 敕云译之。 详决梁梵。 皆理明意显。 状若亲承。 帝抄诸方等经。 撰受菩萨法。 构等觉道场。 请草堂寺慧约法师以为智者。 躬受大戒以自庄严。 自兹厥后。 王侯朝士法俗倾都。 或有年腊过于智者。 皆望风奄附启受戒法。 云曰。 戒终是一先已同禀。 今重受者诚非所异。 有若趣时。 于是固执。 帝累劝奖每加说喻。 答曰。 当先发愿。 若得相应然后从受。 云欲发起。 中表菩提之心。 舍己身外嚫施之物。 通启于华林园光华殿设千僧大会。 分此诸物为五种功德。 上帝随喜警梵从时。 锵金候旭百和[氲-囚+米]氲。 众妓繁会观者倾城莫不称叹。 普通六年敕为大僧正。 于同泰寺设千僧会。 广集诸寺知事。 及学行名僧。 羯磨拜授置位羽仪。 众皆见所未闻。 得未曾有。 尔后虽遘疾时序。 而讲说无废。 及于扶接登座。 弊剧乃止。 至御幸同泰开大涅槃。 敕许乘舆上殿凭几听讲。 及遭父忧由是疾笃至于大渐。 以大通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初夜。 卒于住房。 春秋六十有三。 二宫悲惜为之流恸。 敕给东园秘器。 凡百丧事皆从王府。 下敕令葬定林寺侧。 太子中庶琅琊王筠。 为作铭志。 弟子周长胤等。 有犹子之慕。 创造二碑立于墓所。 湘东王萧绎各为制文。 初云年在息慈雅尚经术。 于妙法华研精累思。 品酌理义始末照览。 乃往幽岩独讲斯典。 竖石为人松叶为拂。 自唱自导兼通难解。 所以垂名梁代诚绩有闻。 而文疏稠叠前后繁映。 致依讲诵有阻恒功。 尝于一寺讲散此经。 忽感天华状如飞雪。 满空而下延于堂内。 升空不坠讫讲方去。 有保志神僧。 道超方外。 罕有得其情者。 与云互相敬爱。 呼为大林法师。 每来云所辄停住信宿。 尝言。 欲解师子吼。 请法师为说。 即为剖析。 志便弹指赞曰。 善哉微妙微妙矣。 仪同陈郡袁昂云。 有常供养僧学云法华。 日夜发愿望得慧解等之。 忽梦有异僧曰。 云法师灯明佛时已讲此经。 那可卒敌也。 每于讲次有送钱物乞诵经者。 多获征应。 及得善梦如别记述。 夷陵县渔人。 于网中得经一卷。 是泥洹四法品。 末题云。 宋元徽二年。 王宝胜敬造奉光宅寺法云法师。 以事勘校。 时云年始十岁。 名未远布寺无光宅。 而此品正则。 初云弘法次断鱼肉。 验今意行颇用相符。 其有机神变化。 人莫敢竞其类者。 云得此告弥深弘演云尔。 发布时间:2025-05-21 12:15:09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7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