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慧约(梁国师草堂寺智者)[《续高僧传》卷六] 内容: 释慧约。 字德素。 姓娄。 东阳乌场人也。 祖世蝉联东南冠族。 有占其茔墓者云。 后世当有苦行得道者为帝王师焉。 母刘氏梦。 长人擎金像令吞之。 又见紫光绕身。 因而有孕。 便觉精神爽发思理明悟。 及载诞之日。 光香充满身白如雪。 时俗因名为灵粲。 故风鉴贞简神志凝静。 抚尘之岁有异凡童。 惟聚沙为佛塔。 叠石为高座。 七岁便求入学。 即诵孝经论语。 乃至史传披文见意。 宅南有果园。 邻童竞采常以为患。 乃舍己所得空拳而返。 乡土以蚕桑为业。 常怀悲恻。 由是不服缣纩。 季父喜畋猎化终不改。 常叹曰。 飞走之类去人甚远。 好生恶死此情何别。 乃绝膻腥。 叔父遂避于他里恣行剿戮。 梦赤衣使者。 手持矛戟谓曰。 汝终日杀生。 菩萨教化又不能止。 促来就死。 惊觉汗流。 诘旦便毁诸猎具深改前咎。 约复至常所猎处。 见麋鹿数十头。 腾倚随之。 若有愧谢者。 所居僻左不尝见寺。 世崇黄老未闻佛法。 而宿习冥感心存离俗。 忽值一僧访以至教。 彼乃举手东指云。 剡中佛事甚盛。 因乃不见。 方悟神人。 至年十二始游于剡。 遍礼塔庙肆意山川。 远会素心多究经典。 故东境谣曰。 少达妙理娄居士。 宋泰始四年。 于上虞东山寺辞亲剪落。 时年十七。 事南林寺沙门慧静。 静于宋代僧望之首。 律行总持。 为特进颜延年司空何尚之所重。 又随静住剡之梵居寺。 服勤就养年逾一纪。 及静之云亡。 尽心丧之礼。 服阕之后。 却粒岩栖。 饵以松朮。 蠲疾延华深有成益。 齐竟陵王作镇禹穴。 闻约风德雅相叹属。 时有释智秀昙纤慧次等。 并名重当锋同集王坐。 约既后至年夏未隆。 王便敛躬尽敬。 众咸怀不悦之色。 王曰。 此上人方为释门领袖。 岂今日而相待耶。 故其少为贵胜所崇也如此。 齐中书郎汝南周颙为剡令。 钦服道素侧席加礼。 于钟山雷次宗旧馆造草堂寺。 亦号山茨。 屈知寺任。 此寺结宇山椒疏壤幽岫。 虽邑居非远。 而萧条物外。 既冥赏素诚。 便有终焉之托。 颙叹曰。 山茨约主清虚满世。 齐太宰文简公褚渊。 太尉文宪公王俭。 佐命一期功高百代。 钦风味道共弘法教。 渊尝请讲净名胜鬘。 俭亦请开法花大品。 渊遇疾昼寝见胡僧云。 菩萨当至。 寻有道人来者是也。 俄而约造焉。 遂豁然病愈。 即请受五戒。 齐给事中娄幼瑜。 少有学术。 约之族祖也。 每见辄趣为礼。 或问。 此乃君族下班。 何乃恭耶。 瑜曰。 菩萨出世方师于天下。 岂老夫敬致而已。 时人未喻此旨。 惟王文宪深以为然。 且约孝通冥感思归遄返。 而二亲丧亡。 并及临诀。 孺慕婴号不交人世。 积时停乡以开慈道。 后还都又住草堂。 少傅沉约。 隆昌中外任。 携与同行。 在郡惟以静漠自娱。 禅诵为乐。 异香入室猛兽驯阶。 常入金华山采桔。 或停赤松涧游止。 时逢宿火乍属神光。 程异不思故略其事。 有道士丁德静。 于馆暴亡。 传云。 山精所弊。 乃要大治祭酒居之。 妖犹充斥。 长山令徐伯超立议。 请约移居曾未浃旬。 而神魅弭息。 后昼卧见二青衣女子。 从涧水出礼悔云。 夙障深重堕此水精。 昼夜烦恼。 即求授戒。 自尔灾怪永绝。 及沈侯罢郡。 相携出都。 还住本寺。 恭事勤肃礼敬弥隆。 文章往复相继晷漏。 以沈词藻之盛秀出当时。 临官莅职。 必同居府舍。 率意往来。 未尝以朱门蓬户为隔。 齐建武中谓沉曰。 贫道昔为王褚二公供养。 遂居令仆之省。 檀越为之当复入地矣。 天监元年沈为尚书仆射。 启敕请入省住。 十一年临丹阳尹。 无何而叹。 有忧生之嗟。 报曰。 檀越福报已尽。 贫道未得灭度词旨凄然。 俄而沉殒。 故其预契未然皆此类也。 既而留心方等研精九部。 皆蕴匮胸襟陶蓥怀抱。 显说弘通当仁不让。 劬劳汲引隆益群品。 皇帝斫雕文璞。 信无为道发菩提心。 构重云殿。 以戒业精微功德渊广。 既为万善之本。 实亦众行所先。 譬巨海百川之长。 若须弥群山之最。 三果四向缘此以成。 十力三明因兹而立。 帝乃博采经教撰立戒品。 条草毕举仪式具陈。 制造圆坛用明果极。 以为道资人弘理无虚授。 事藉躬亲民信乃立。 且帝皇师臣大圣师友。 遂古以来斯道无坠。 农轩周孔宪章仁义。 况理越天人之外。 义超名器之表。 以约德高人世道被幽冥。 允膺阇梨之尊。 属当智者之号。 逡巡退让情在固执。 殷勤劝请辞不获命。 天监十一年始敕引见。 事协心期道存目击。 自尔去来禁省礼供优给。 至十八年己亥四月八日。 天子发弘誓心受菩萨戒。 乃幸等觉殿。 降雕玉辇。 屈万乘之尊。 申在三之敬。 暂屏衮服恭受田衣。 宣度净仪曲躬诚肃。 于时日月贞华天地融朗。 大赦天下率土同庆。 自是入见别施漆榻。 上先作礼然后就坐。 皇储以下爰至王姬。 道俗士庶咸希度脱。 弟子着籍者凡四万八千人。 尝授戒时有一干鹊。 历阶而升。 状若餐受。 至说戒毕然后飞腾。 又尝述戒。 有二孔雀驱斥不去。 敕乃听上。 徐行至坛俯颈听法。 上曰。 此鸟必欲灭度别受余果。 矜其至诚更为说法。 后数日二鸟无何同化。 又初授戒。 夜梦从草堂寺以绵罽席路。 直至台门。 自坐禅床。 去地数丈。 天人围繞为众说法。 以事而详。 等黄帝之梦往华胥。 同目连之神登兜率。 至人行止孰能议之。 而爱悦闲静祥华虚室。 寺侧依栖咸生慈道。 故使麕麚群于兕虎。 凫鹜狎于鹰鹯。 飞走腾伏自相驯扰。 非夫仁泽潜化。 孰能如此者乎。 后静居闲室忽有野媪。 赍书数卷置经案上。 无言而出。 并持异树自植于庭云。 青庭树也。 约曰。 此书美也不我俟看。 如其恶也亦不劳视经七日又见一叟请书而退。 此树叶绿花红扶疏尚在。 又感异鸟。 身赤尾长形如翡翠。 相随栖息出入树间。 中大通四年梦见旧宅。 白壁朱门赫然壮丽。 仍发愿造寺。 诏乃号为本生焉。 大同一年又敕。 改所居竹山里。 为智者里。 缙云旧壤传芳图谍。 山川灵异擅奇函夏。 福地仙乡此焉攸立。 而约饭饵松朮三十余年。 布艾为衣过七十载。 鸣谦立操擅望当时。 乃以大同元年八月。 使人伐门外树枝曰。 舆驾当来勿令妨路。 人未之测。 至九月六日现疾。 北首右胁而卧。 神识恬愉了无痛恼。 谓弟子曰。 我梦四部大众幡花罗列空中迎我凌云而去。 福报当讫。 至十六日敕遣舍人徐俨参疾。 答云。 今夜当去。 至五更二唱异香满室左右肃然。 乃曰。 夫生有死自然恒数。 勤修念慧勿起乱想。 言毕合掌便入涅槃。 春秋八十有四。 六十三夏。 天子临诀悲恸。 僚宰辍听览者二旬有一。 其月二十九日。 于独龙山宝志墓左殡之。 初约卧疾。 见一老公执锡来入。 及迁化日。 诸僧咸卜寺之东岩。 帝乃改葬独龙。 抑其前见之叟。 则志公相迎者乎。 又临终夜所乘青牛忽然鸣吼泪下交流。 至葬日敕使牵从部伍发寺至山。 吼泪不息。 又建塔之始。 白鹤一双绕坟鸣泪声其哀婉。 葬后三日欻然永逝。 下敕竖碑墓左。 诏王筠为文。 发布时间:2025-05-21 12:14:59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7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