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明彻(梁杨都建初寺)[《续高僧传》卷六] 内容: 释明彻。 姓夏。 吴郡钱唐人。 六岁丧父。 仍愿出家。 住上虞王园寺。 学无师友从心自断。 每见胜事。 未曾不留心谛视。 遇客读释道安传云。 闻安少孤为外兄所养。 便歔欷呜咽。 良久乃止。 他日借传究寻。 见安弘法之美。 因抚膝叹曰。 人生居世。 复那可不尔乎。 自是专务道学功不弃日。 尝与同学数辈住师后房。 房本朽故。 忽遭飘风吹屋。 欹斜欲倒。 师行不在。 无物支持。 众人皆走。 彻习业如故。 会稽孔广闻之叹曰。 孺子风素殊佳。 当成名器。 时伦因事推伏。 驰名东越。 齐永明十年。 竟陵王请沙门僧佑。 三吴讲律。 中涂相遇。 虽则年齿悬殊。 情同莫逆。 彻因从佑受学十诵。 随出杨都住建初寺。 自谓律为绳墨宪章仪体。 仍遍研四部校其兴废。 当时律辩莫有能折。 建武之中移业经论。 历采众师备尝深义。 以旻法师标正经论妙会机神。 谭思通微易钩深奥。 乃从其成业。 齐太傅萧颖深相钦属。 及领荆州携游七泽。 请于内第开讲净名。 每日诸经文句。 既是应机所说。 或有委曲深微。 或复但拘名字先来英旧人各厝情。 谬当今日望此玄宗。 远无仿佛深怀愧恻。 时咸重其谦退。 及萧氏将薨。 赠别尘尾软几。 彻以遗命所留。 凭抚以尽其寿。 天监之初始返都邑。 又从旻受业。 少长祈请常为覆述。 究博深文洞明奥旨。 盘根交结了无遗滞。 远树名闻征屈重叠。 乍经乍论四时不辍。 听受之众不远云集。 武帝钦待不次长名进于内殿。 家僧资给岁序无爽。 帝以律明万行条章富博。 愿撮取简要以类相从。 天监末年敕入华林园。 于宝云僧省。 专功抄撰。 辞不获免。 每侍御筵对扬奥密。 皇储赏接特加恒礼。 故使二宫周供寒暑优洽。 当时名辈并蒙殊致。 未有恩渥如此之隆。 以其鸠聚将成。 忽遘疾沉积。 于寿光殿移还本寺。 天子亲自怡色温言躬临慰喻。 知当不振退而流涕。 中使参候晨宵不绝。 彻自惟将卒奉启告辞。 皇心载轸于万寿殿。 时内外枢揆一时恸绝。 以呈彻表故也。 其文曰。 因果深明倚伏何逭。 明彻虽复愚短。 忝窥至籍。 将谢之间岂复遗吝。 但知恩知庆。 辄欲言之。 明彻本出东荒贱民而已。 微有善识得厕释门。 契阔少年绸缪玄觉。 虽未能体道。 微得善性。 运来不辍。 遇会昌时。 遂亲奉御筵。 提携法席。 且仁且训备沐恩奖。 恒愿舒慕丹诚奉扬慈化。 岂意报穷便归尘土。 仰恋圣世何可而言。 特愿陛下永劫永住益荫无涯。 具足庄严道场训物。 天垂海外同为净土。 胜果遐流雍容远集。 明彻以奉值之庆论道之善。 脱亿代还生犹冀奉觐。 惟生惟死俱希济拔。 临尽之间忽忽如梦。 虽欲申心心何肯尽。 不胜悲哀之诚。 谨遣表以闻。 敕答省疏增其忧耿。 人谁不病。 何以遽终过甚。 法师至性坚明道行纯备。 往来净土去留安养。 方除四魔理无五畏。 唯应正念诸佛不舍大愿与般若相应。 直至种智发菩提心。 彼我相摄方结来缘。 敬如所及。 菩萨行业非千百年。 善思至理勿起乱想。 览笔凄懑不复多云。 帝因于寺为设三百僧会。 令彻忏悔。 自运神笔制忏愿文。 事竟遂卒寺房。 即普通三年十二月七日也。 窆于定林寺之旧墓。 敕给东园秘器。 凶事所资随由备办。 主者监护有崇敬焉。 发布时间:2025-05-21 12:14:35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7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