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菩提流支(Bodhiruci 约5~6世纪间) 内容: Putiliuzhi 北魏僧人。 佛经翻译家。 一译菩提留支,意译道希。 北印度人。 深悉三藏,显密兼通。 北魏永平元年(508)携大量梵本,经葱岭来洛阳。 宣武帝慰劳礼遇,请居灵太后所建规模宏丽的永宁寺。 当时,该寺有印度、西域僧700人,而以菩提流支为翻译的宗主。 后随东魏迁到邺城(今河北临漳),继续翻译。 到天平二年(535),前后20余年所译经论,据唐《开元释教录》刊定,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1卷、《弥勒菩萨所问经》1 卷、《胜思惟梵天所问经》6卷、《深密解脱经》5卷、《入楞伽经》10卷、《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10卷、《弥勒菩萨所问经论》5卷、《究竟一乘宝性论》 4卷(阙本)、《法华经论》2卷、《宝积经论》4卷等共30部,101卷。 据李廓《众经目录》所记,他室内梵本万夹,译稿满屋。 其翻译偏重大乘瑜伽行派的学说。 《十地经论》系与勒那摩提等共译,主张阿梨耶识为诸法缘起的根本。 他和弟子道宠号称相州北道系,为地论学派内两个对立的流派之一。 所译《入楞伽经》,对于北方禅师的修禅,有一定的影响。 他又以《观无量寿经》授与修习净土的昙鸾,并译有《无量寿经论》,对于净土宗的建立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判教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智顗的《法华玄义》说他主张二时教,即佛成道后12年内所说法都是半字教,12年后所说才是满字教。 窥基在《大乘义林章》则说他主张一音教,即佛用一音说法,众生随不同的根性而获得不同的理解。 (苏晋仁) 发布时间:2025-05-21 11:14:1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5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