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旭(1599~1655) 内容: 明末僧人。 字蕅益,自号八不道人。 俗姓钟。 江苏吴县人。 幼崇儒学,反对释老之教,曾著《辟佛论》数十篇。 17岁读祩宏所著之《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后,思想倾向佛门,乃焚过去所作。 24岁往庐山欲师事德清,适值德清他往,遂依德清之弟子雪岭出家。 32岁宗天台,但又不以天台教观为限。 33岁入灵峰(浙江孝丰)。 两年后造西湖寺,此后转辗九华山等地从事宣讲、著述。 清顺治十二年(1655)于灵峰入灭,立塔于灵峰大殿右侧,世称灵峰蕅益大师。 他继承真可、祩宏、德清等学说和思想,主张儒佛一致。 为了融合儒佛思想,他曾著《周易禅解》、《四书蕅益解》。 在佛教理论上提倡性相融合,实践上主张禅、教、律三学统一。 宣称禅是佛心,教是佛语,律是佛行,同归一念。 《阿弥陀经要解》一书,是他晚年以天台宗解释《阿弥陀经》体现净土思想体系的著作,着重提倡持名念佛,并以此经总摄佛教,又以信愿行收摄此经宗旨。 同时,在他其他著作中又散见有禅、教、律归入净土的思想。 后来台家讲教大多依据他所释的经论,因而形成了合教、观、律归入净土的灵峰派,一直延续至今。 清代以来,净土宗奉他为第九祖。 著作分宗论与释论两类。 前者即《灵峰宗论》10卷;后者包括《阿弥陀经要解》、《楞伽经义疏》、《般若心经略解》、《法华经会义》、《梵网经合注》等经、律、论、疏及其他共47 种,191卷。 (王 新) 发布时间:2025-05-21 11:12:37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5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