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衣名义 内容: 子题:五条衣、中着衣、七条衣、上衣、大衣、众集时衣、杂碎衣、入王宫聚落衣、中价衣、入众衣、下衣、院内道行杂作衣、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高胜衣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四分云,听以刀截成沙门衣,不为怨贼所劫。 应作安陀会儭体着,郁多罗僧[入众着],僧伽梨入聚落着。 而此三名,诸部无正翻,今以义译。 慧上菩萨经,五条名中着衣,七条名上衣,大衣名众集时衣。 义翻多种:大衣云杂碎衣,以条数多故;若从用名,入王宫聚落衣。 七条者,名中价衣;从用入众衣。 五条者,名下衣;从用,院内道行杂作衣。 若就条数,便云十九、十七,乃至九条、七条、五条等。 律中无五、七、九名,但云安陀会,乃至僧伽梨,人名七九条也。 若就通相,亦有缦僧伽梨。 则随力所办,随用分三。 非无大分宗体。 ”资持记释云:“次约义翻,引经中,具云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有二卷,今引下卷。 五条云中著者,最在内故。 七条上者,五条上故。 问:‘伽梨最上,何不名者? ’答:‘若据二衣,并五条上,但伽梨稀用,从别标名。 ’次科,初标示。 大下,列释三名。 杂碎约相;中价约直,在二衣之间;下就着用,最在下故。 王宫聚落,生物善故,及说法授戒,亦须着之,示尊相故。 入众语通。 谓斋讲、礼诵、诸羯磨事,并着七条。 院内即寺中居房室等,道行谓旷路中行,杂作即诸作务,并服下衣。 三约条分,非出本律,世中相传,故云律无等。 十九、十七,趣当中品,如后细分。 四通相中,文举缦衣为例。 即如三衣互为从衣,但是约用加名,不论体相。 然虽互通,本制须定,有阙开从,故云非无大分等。 ”(事钞记卷三○·六·一)羯磨疏·衣药受净篇:“故相传云,安陀会者,是内衣也;郁多罗僧,是上衣也,在内衣上常服用故;僧伽梨者,是高胜衣。 如此释名,皆从事也。 或有说者,下衣名院内道行;中衣名入众常服;上衣名入聚落及伏外众也,故僧伽为众,梨翻为伏,即从用以翻也。 或从相者,即五条、七条、九条等是也。 或从价量。 或从寒暑,及轻重等。 ”  济缘记释云:“初从事,内衣最在故;高胜,入王宫聚落说法时着故。 或下,二、从用,下衣中,院内道行,更加作务,此三时服用故。 上衣且举二用,翻名可见。 或下,三、从相。 或下,四、从价者,钞云,七条名中价衣。 余二可准。 或下,五、寒暑轻重,即从时也,分别功德论云,为三时故,制有三衣,冬则着重,夏则着轻,春则服中是也。 ”(业疏记卷一八·九·七) 发布时间:2025-05-21 11:11:05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5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