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衣定量 内容: 亦名:三衣长度、袈裟长度、衣长、衣量子题:衣身、踝、叶相、度身、三衣三品、服长衣三过随机羯磨·衣药受净篇:“听以长二肘广四肘衣,作安陀会;长三肘广五肘,作郁多罗僧;僧伽梨,亦尔。 五分云,肘量长短不定,佛令随身分量。 律云,度身而衣故也。 ”(随机羯磨卷下·一·六)羯磨疏·衣药受净篇:“诸部极小唯四分文。 出家贫乏,故是常也,且覆形仪,何由可具? 余二衣相,义同五分,度身最好。 先以衣财从肩下地,踝上四指,以为衣身。 余分叶相,足可相称也。 ”  济缘记释云:“初明本宗局量。 僧祇、十诵、多论各有三品量,宽于四分,如事钞具引。 出家等者,出极小意。 余下,取五分通文,初令依用。 下衣宜小,故但云二衣。 先下,示度身法。 踝即脚外突骨,从肩至踝即广量。 横堤竖条,皆名叶相。 广多不称,特示度法,长中无妨,故不出之。 但使周身披搭得便。 依文九尺,颇觉有余。 今人广不五尺,长过丈二,反执五分度身之文,无乃度之不细乎? 习久成俗,卒难晓喻,法服制度,坏灭久矣。 ”(业疏记卷一八·一四·一)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一、明四分兼含)四分云,安陀会长四肘,广二肘;郁多罗僧长五肘,广三肘;僧伽梨亦尔。 然此下衣,极成窄小,当取通文。 律言,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取足而已。 准此无定量,(二、引诸文示准)任时进不。 虽尔,亦须楷准。 故十祇中,各立三品之量。 今准萨婆多中,三衣长五肘,广三肘;若极大者,长六肘,广三肘半;若极小者,长四肘,广二肘半者,并如法。 若过若减成受持,以可截续故。 钵若过减不成受,不可截续故。 若过量外应说净,不者犯舍堕。 说时应在受后,以法衣外者为长。 (三、明五分唯通)五分,肘量长短不定。 佛令随身分量,不必依肘。 ”  资持记释云:“定量中,四分有通局二量,初示定量。 安陀会长七尺二寸,广三尺六寸,此谓下衣,道行作务,故不宜大。 ……余二衣长九尺,广五尺四寸。 然下,出通量。 但云下衣极小,准余二衣非小明矣。 然恐身量短长不定,是故三衣俱准通量。 言度身者,此有二法。 一、准多论,佛身丈六,衣长丈八,广丈二;常人半之,衣长九尺,广六尺。 与四分小异。 据此以算,人身长一尺,则长边得一尺一寸二分半,广边得七寸五分。 如是增之,则八尺之人,可着长九广六之衣也;更增至佛量亦无差。 设或身相长短不称,减成俭约,过须说净。 二、准业疏,就身裁度。 疏云,从肩下地踝上四指以为衣身,余分叶相,足可相称。 此谓人身多是长短不定,鲜有肥羸;纵有肥羸,不妨服用;是故但出广量,不明长法。 有云,余分叶相,即是长量,今谓叶相广长齐有,何独长边。 且今时人少至八尺,但取九尺已内,足可相称。 良由袈裟右角,本在左肩,或垂腋下,是故九尺之服,颇宜八尺之身;今则右角前垂,着用乖法,遂使长边何啻丈二,广边不满五尺,长拖象鼻,动越威仪,习久迷深,何由谏谕? 必怀奉法,夫复何言? 文中节量等语,本是诫节贪求,令知止足,故云取足而已。 今此引用,意显随宜,故云准此等。 度字入呼,谓裁度也。 取字去呼,谓粗略也。 ……然四分下衣虽云窄小,而诸部中三衣或等,足可准绳。 恐见度身,便即任意广长无法,故云虽尔等。 今执丈二长衣,便云律有通文者,正堕此过。 故下,引示诸文,初指二律。 十诵,上衣长五肘,广三肘。 亦同四分。 下衣长四肘,广二肘半长同四分,广加九寸,则四尺五寸。 七条量在上下之间。 僧祇,三衣各有三品:上者长五肘,广三肘。 亦同四分。 中者长五肘一不舒手谓五中一肘不舒手量,不满五肘,准彼论肘舒手量之,广三肘一不舒手。 下衣长四肘半八尺一寸,广三肘一不舒手。 中下二衣,亦各三品,并如上。 婆论中,三事通有三品。 长五广三中衣同四分。 若极大者,长六肘一丈八寸,广三肘半六尺三寸;若极小者,长四肘,广二肘半。 上出三品如法。 下明过减非法,初判成受。 过者可截,减则可续;钵无此义,故受不成。 若过下,判犯。 准知今时丈二长衣,既不说净,皆犯长罪。 注出受净前后,以受持外者,属长物故。 故知法衣之上,连带长物,今按尼钞,祖师明断,若过量外,必须净施。 五分,初缘亦依肘量。 但随人用,不能一准,故云不定。 佛令随身,须依业疏肩踝为度。 若前诸部,乃据中人八尺楷定,况分三品,适足随身,故存品量也。 上引二量,摄尽机缘,定量则抑彼贪情,通量则被于异报。 大论教意从俭为先。 故章服仪云,减量而作,同俭约之仪;过限妄增,有成犯之法。 或容犯长,或制非法。 又云,顷载下流,骄奢其度;至论俭狭,未见其人。 余如别说。 有云钞引通文废其定量者,此顺执情妄诽圣训。 问:‘必准通文,过量得否? ’答:‘若准多论,量外说净,非谓不得。 但今著者不行说净,有犯长过;又复着用有所不便耳。 ’问:‘今服长衣为有何过? ’答:‘此有多(三)过:一、量外犯长,提;二、着用犯舍衣,吉;三、长垂肘外,有象鼻相,步步吉罗。 倘惧因果,请从正教。 ’”(事钞记卷三○·一五·一一) 发布时间:2025-05-21 11:10:59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5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