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衣披着法式 内容: 亦名:三衣披着法式凡经四制、袈裟披着法式子题:制袈裟左臂坐具在袈裟下、制衣角在肩后听以尼师坛镇之、制还以衣角居于左臂坐具还在衣下、制上安钩纽令以衣角达于左臂置于腋下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三千威仪云,着三衣,不得向佛塔上座三师,亦莫背,不得口衔及两手奋。 毗柰耶云,不得垂三衣前角。 注云,不挑着肩上,而垂臂肘前。 以垂臂上名象鼻也。 ”资持记释云:“初明着时或对佛僧,不得向背,理应侧身,要须屏处。 口衔手奋,恐污损故。 毗奈耶中注云象鼻,即犯众学不齐整戒。 文注显然,今皆垂肘,岂知步步越仪犯吉? 今准感通传,天人所示,凡经四制。 世多迷执,略为引之。 彼云,元佛初度五人,爰及迦叶兄弟,并制袈裟左臂,坐具在袈裟下,西土王臣,皆披白[叠*毛],搭左肩上,故佛制衣角居臂异俗。 此一制也。 后徒侣渐多,年少比丘仪容端美,入城乞食,多为女爱,由是制衣角在肩后,为风飘,听以尼师坛镇之。 此二制也。 后有比丘为外道难言,袈裟既为可贵,有大威灵,岂得以所坐之布而居其上,比丘不能答,以事白佛,由此佛制还以衣角居于左臂,坐具还在衣下。 此三制也。 于后比丘着衣不齐整,外道讥言状如淫女,犹如象鼻,由此始制上安钩纽,令以衣角达于左臂达即到也,置于腋下,不得令垂,如上过也。 今须准此。 乍可挑着左肩,若垂臂肘,定判非法,步步结罪。 旧云,今在左臂为正,但不得垂尖角者,非也。 ”(事钞记卷三○·四二·五) 发布时间:2025-05-21 11:10:55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5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