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衣敬护 内容: 亦名:袈裟敬护子题:袈裟六年一替、稠人、大衣着用法有四、摙、坐具、大衣不许作务随机羯磨·衣药受净篇:“十诵云,护三衣如自皮,着大衣者,不得摙土石草木杂使。 ”(随机羯磨卷下·一·一六)羯磨疏·衣药受净篇:“文云护三衣如皮下,明行护也。 即第十门义(敬护受用)。 以轻贱故,非分破裂。 出家为道,乃多营衣,非本望故。 理须将护,不妄揩突。 律中奔车逸马,稠人刺棘,并令自持,无有陵犯,意可见也。 凡作袈裟,六年一替,必中改换,如三十说。 敬如塔想,深有致也,以同佛衣,谁敢轻慢? ”  济缘记释云:“稠人谓多人处。 ”(业疏记卷一八·一九·一八)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十诵,护三衣如自皮,钵如眼目。 着大衣者,不得摙木石土草,扫地敷卧具坐具等。 不得脚蹑,敷坐卧上,儭身着。 若入聚落,不得曳衣,去村远揲着肩上。 近村有池汪水,洗手脚已,若无者,取草木拭尘土,然后着衣纽而入。 若逢奔车逸马,当在上风避。 若有泥棘道迮者,不得揩突,门小侧身,下者曲身。 治禅病经,忏重罪者,脱僧伽梨,着安陀会,供僧苦役,乃至扫塔除粪,经八百日满已,着僧伽梨入塔观像等。 ”  资持记释云:“敬护中,十诵,初通明三衣敬护之心。 着下,别示大衣着用方法有四:初制作务;不得脚蹑下,次制污触;若入下,三、明入聚;若逢下,四、明过避。 摙,力展反,谓担运也。 坐具谓床凳坐褥等。 昔人谓或着大衣,不得敷尼师坛,迷名故也。 坛经,明阿难结集时,迦叶尊者披僧伽梨,捉尼师坛,至阿难前,敷尼师坛礼阿难等,斯为明据,幸无疑焉。 曳谓拖曳。 上风避者,恐尘坌故。 泥棘谓泥涂棘刺。 治禅病经,即明大衣不许作务。 此经开忏重苦役,观像即化教中取相忏也。 ”(事钞记卷三○·三七·七) 发布时间:2025-05-21 11:10:4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5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