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衣脱着法式 内容: 亦名:袈裟脱着法式子题:比丘畜二副三衣、三衣并有入聚落衣及园中衣、园中衣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僧祇,若着脱三衣,必须取衣近身,然后脱着之。 不得脱园中衣,着一内衣,求入聚落衣;应先求入聚落衣自近,脱园中衣举已,然后着入聚落衣。 从聚落出已,应取园中衣自近,抖擞入聚落衣着常处,后着园中衣。 此谓僧伽梨也。 着内衣法,不得脱入聚落内衣已,方求觅园中内衣;脱园中内衣,着入聚落内衣亦尔。 亦不得先着入聚落内衣,于下挽出园中内衣;先着园中内衣,不得挽聚落内衣出。 应从一边着,一边出之。 不著者擗揲举之。 因风吹衣落,制入聚者必带纽行;若无用针缀;无针者下至手捉。 若衣无纽,随入家家得越心悔;有而不着越毗尼。 披衣时当通肩披着,纽齐两角。 左手捉时,不得手中出角头如羊耳。 ”  资持记释云:“僧祇,初明脱着法;因下,二明带纽;披下,三明齐整。 初文又二,前明着三衣法;后明着内衣。 初中上三句总示三衣。 彼明比丘畜二副三衣,一副入聚落着即受持新好者,一副在寺内着长衣故者,是以三衣并有入聚落衣及园中衣。 不得下,别示大衣,初明入聚脱旧着新法。 园中衣,即寺内所著大衣也。 僧伽蓝翻众园,寺院通号,从本须达买园为名。 自近,自犹在也。 从下,次明出聚脱新著旧法,出彼第三十五卷。 彼具明大衣已,余二衣准同。 今文略之。 注字释疑,恐将园中衣为五条故。 古记反作五条释之,或云移注于聚落衣下,或云梨合作蓝,释上园中字,如是妄说,皆由不寻本文。 后内衣中,出入二事,亦同上说,文中,初遮非法。 前制出入,先求后脱;后制重着抽挽。 应下,示如法。 古无解者,故此曲示。 带纽行者,准似钩纽,不缀衣上,未详西土如何用之。 ”(事钞记卷三○·三九·六) 发布时间:2025-05-21 11:10:27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5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