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衣补治浣染法 内容: 亦名:衣补治浣染法、袈裟补治浣染法子题:衣和合净、衣服恒须净洁如法不尔则人非人诃、三衣不说净提、三衣不点净吉、色和合净、复线、重线、赭色土、絣、衣服不净法灭之相行事钞·二衣总别篇:“补治浣染者。 (一、净法和合)十诵云,以小段物补衣,若却刺者,不须说净点净;若直缝者,段段须说,不者段段得二罪。 毗尼母云,若长衣未满十日,未作净施,纳已作净,缝着纳衣上,得畜。 若纳未净,缝已净衣着纳,此名衣和合净,通二种净法。 文中缝之准前时刺。 (二、补浣之法)善见,若衣欲破未穿,或一条二条,先以物补,后割却故者,不失受。 袈裟背处欲破,当转着两边,先合刺连相着,后以刀破开,然后却刺缘,不失受。 多论缘断便失,随情两论。 袈裟若大减却,若小以物裨,皆不失受。 若浣,增色、脱色、上色,皆不失受。 五分,衣若弊坏,听补治。 以复线却刺,亦得直缝。 十诵不开缝者,理须时刺一针。 四分中,三衣坏,听着纳。 重线编边随孔大小方圆补。 不得孔大以小物补令缩小,应及孔小广二指大补治,应须桄张治之。 律令早补,宜同善见。 多论,不问大小,缘不断者不失。 此言通漫,两用无损。 (三、所须之具)四分云,缝衣患曲,以赭色土絣治。 (四、补治之意)十诵云,衣服恒须净洁如法,不尔则人非人诃。 ”资持记释云:“补治中,初科,十诵,乃约刺缝以分持犯。 二罪者,不说净提,不点净吉。 母论中,初以未净,缝已净者,所依有法,摄能依故。 若下,次以已净缝未净者,能依有法,染所依故。 上明衣和合净,彼论更有色和合净,故云通二种也。 羯磨引云,若色非法,缝着如法者,是名色和合净,更不须别净。 谓不更点净也。 论文但云缝着,注令准上十诵通之。 次科,善见中二,初明补治不失。 欲破即补者,彼论穿破即失受故。 注中,若准多论,义须重加;言随情者,任便取用。 准前疏意,须从多论。 若浣下,次约色明不失。 增色,谓洗已鲜泽也;脱,退也;上,加也。 五分中,复线谓双索者,下云重线亦同。 文开直缝,于义非便,故须注显。 ……赭音者,赤土也。 絣,北萌反,振绳墨也。 ……幽显俱诃者,乖威仪故。 涅槃亦云,衣服不净,法灭之相。 今时有人故着弊衣,妄称道者,内无惭耻,外失威仪,污辱吾门,何道之有? ”(事钞记卷三○·三五·六) 发布时间:2025-05-21 11:10:2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5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