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师 内容: 亦名:异世五师子题:大迦叶波、无相好佛、摩诃迦叶波、迦叶入涅槃、佛四塔、迦叶法付阿难、阿难入风奋迅三昧分身四分、阿难法付商那和修、末田提、商那和修、商那和修法付优波鞠多、优波鞠多、鞠多、邬波堀多、堀多戒本疏·解今题目:“二者,五部。 (叙异世五师以明缘本)(一、列缘相)(一、第一师)若据缘本,其流上座。 何以知耶? 大迦叶波初秉宗教,将事集法,简练通德故。 五百无学,智论千人,并是释门达化之士,故号斯侣名为上座。 如律中说,结后召众重述前法,时大众曰,佛是智人,立法须定,何得开制? 迦叶告曰,由是智人,制已更开,开已还制,自非达化,何以明斯? 故得任持三藏御世。 如部执解,于佛灭后夏竟涅槃,大悲、智论,咸陈灭相。 如付法藏传说,付法与阿难等。 (二、第二师)二师阿难,受法化世,如付法藏传,恒水中流而取灭度,分身四分,广相如彼。 (三、三四师)三师末田提、四师商那和修,并是阿难亲承资奉。 阿难将灭,以法通付二人。 田提道洽罽宾,和修化在中国,是则同时分地而王也。 (四、第五师)五师优波鞠多,和修所度,缘如智度,声振遐迩,时人号为无相好佛。 (二、示不分)前之五师,蹑迹传化,体权通道,故不分教。 ”行宗记释云:“次明五部。 先叙异世五师者,欲显派分有所因故。 初师中,初二句示本部。 何下,明缘相,又四,初叙选众。 摩诃迦叶波,此云大饮光氏。 秉即是持。 通谓六通,德即学行。 智论千人者,示不同故。 言达化者,体佛意故。 如下,次引缘释上达化。 虽叹迦叶,意通大众。 即五百结集中,迦叶结集三藏毕,有长老富那奢,与五百比丘,至王舍城诘问,迦叶再条所集一一答之,故云结后等。 时大众者,即富那奢问俭开八事,迦叶答以丰时还制,乃发是问。 自非等语,结叹智能。 任持谓力行正教,御世谓摄化群生。 如部执下,三示灭相。 即十八部执论。 佛灭夏竟涅槃者,准义钞,五师住世各二十年,此即所见不同也。 大悲经彼云,迦叶入涅槃时而作誓曰,愿我灭后,以神力加,令身衣不变,诸根亦然,乃至弥勒出世,令我见彼共作三会初会九十六亿、二会九十四亿、三会九十二亿,乃至弥勒将所度众皆到其所,众念迦叶身卑,遂踊身虚空而作神变,现为大形充满世界,众见神力,除去憍慢,成阿罗汉,尊者以己身火阇维其身等。 智论大同。 如付下,四明传法。 彼明迦叶结集三藏弘持法已,寻礼佛四塔出家、成道、转法轮、入涅槃,次入娑伽罗宫礼佛牙塔,忉利天礼佛发已,往别阇王,遇王昼寝,告阍者毕,向鸡足山,王与阿难追之,山自开辟,迦叶在中,全身不散。 王哭投地,积香欲焚,阿难曰,迦叶以定力持身,待于弥勒,不可阇维。 王遂回驾,其山复合,先以法付阿难等。 第二阿难。 指彼传者,彼明阿难闻竹林比丘诵法句偈云:‘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 ’阿难惨然云,此非佛偈,佛偈云:‘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 ’阿难还闻诵于前偈,叹曰,我于世无用。 遂别阇王,亦值王寝,即渡恒河,王觉追之,半河方及,王请住世,阿难默然,复度雪山五百仙人已,河变金地,即于此处入风奋迅三昧,分身四分,一与阇王,二与毗舍离王,三与娑竭龙王,四与帝释,四处建塔,先以法付商那。 三、四二师中,先列示二名。 末田提,提或为地,或云摩田底迦,此翻金地,即恒河中度五百仙人,余皆先入灭,唯末田地被留传法,往化罽宾国。 商那和修,亦云舍那婆斯,此云胎衣,曾施辟支佛衣,五百世与衣俱生故。 因至鞠多所,坐其床,弟子不识起慢,乃举手空中,便下香乳如高山泉流,乃至次现五百法门,鞠多皆不识,自言我得七万七千本生诸经、八万毗尼、八万毗昙,汝皆不识,我若去者,法门随去。 诸弟子始知神异,悉得罗汉,法付鞠多。 ……第五师,优波,或云邬波;鞠 多,或言堀多;此云近护。 缘指智论,广在传文,所度夫妇得四果者,乃下一筹,筹长四寸,满丈六石室。 人谓化行与佛无殊,但无三十二相,故以为号。 示不分中,上二句指前,下二句结叹。 师资相承,谓之蹑迹。 若据末地商那,乃是横分并化,但由各王一处,且言异世,若取传法,唯是商那,据理但有二十三师。 付法藏传委释缘相,须者捡看。 体权者,达教所由生也;通道者,知教有所归也。 ”(戒疏记卷一·五一·一)(请参阅附录二‘律学之派别略述’八七页) 发布时间:2025-05-21 11:08:4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