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亡物嘱授善恶 内容: 亦名:亡人物嘱授善恶、亡僧物嘱授善恶、亡五众物嘱授善恶、病比丘嘱授善恶子题:嘱授善、嘱授不善、不嘱授善、不嘱授不善、比丘爱铜碗事、铜碗、事、铜碗、事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一、嘱授善者,自知昔来非法储积,唯结不善,今若命终,无一随者,不如破着舍贪,顺本初受,便决誓愿,以财付他。 生福上处,故是善也。 二、不善者,恐此财物死后僧得,悭贪俗态,妄授白衣,谓言胜善。 此嘱非善。 三、不嘱善者,若病笃之时,唯存出道,于此身中空无无漏,以此恨叹,常知伪财本非真要,纵有劝嘱,便在爱增(憎),但论前业福道,此财佛已诚断。 如此而终,不嘱亦善。 四、不嘱不善,谓前心欲舍,后便悭覆,展转互生,不能自决,遂便舍命。 是不善也。 五百问中,比丘爱铜碗事及悭衣事,如随相说。 ”资持记释云:“嘱授中,初科四句,初中,顺初受者,以受戒时禀四依故。 生福即现因;上处期后报,谓善道也。 三中,笃犹极也。 此身未得无漏圣道,故云空无无漏。 劝嘱谓他人相勉。 增字写误,合作憎;或与不与,心不等故。 前业谓向前所作福业,或修圣道。 佛诚断者,判归僧故。 四中,初示相,悭施二心起灭不常,故云展转。 后引事证,二缘并出五百问论。 (比丘爱铜碗事)彼云,昔有比丘念着铜碗,僧分物时,便来求碗,僧遂还之,舌舐放地,臭不可用等。 又有比丘喜乐衣服,因病致死,后化为蛇来缠衣等。 铜碗见瞻病篇,悭衣在对施篇。 而言随相者,或即指下随篇事相,或是传写之谬。 ”(事钞记卷三二·六·一○)(请参阅‘比丘悭衣事’二三三上、‘比丘爱铜钵事’☆七九九下) 发布时间:2025-05-21 11:06:43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5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