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受具戒前不秉羯磨皆不成戒障 内容: 亦名:受具戒前阅律不成戒障、未受具阅律不成戒障子题:贼住难、贼住同法方成必读羯磨理应非障、偷法、偷形、若但闻戒义应非障、不秉羯磨皆不成难、偷和合、说戒遣未具者恐生轻易不论障戒、障戒、戒障行事钞·受戒缘集篇:“若准律云,不问十三难者,则不得戒。 故前须明解,彼此无迷。 脱由不解不成,岂不误他大事? 应沙弥时,教令列名显数识相诵之。 此非羯磨,不犯贼住。 ……四分中,但言贼住难者,谓共羯磨说戒;不说听闻不闻及愚痴因缘等。 依如僧祇,若沙弥作是念,说戒时论说何等,即盗听之。 若聪明记得初中后语者,不得与受戒;若闇钝,或缘余念,不记初中后者,得受具。 若凡人自出家着袈裟,未经布萨等者,得受;反之不得。 ”资持记释云:“据论贼住,同法方成,必读羯磨,理应非障。 此由古执问难不取相解,犹恐妄计同于羯磨不可预读,故一往遮之;下文正明贼住,即引四分,一二三人及众僧所,共作方成。 或可因读,后闻易解,就深防为言。 ……料简中,初科为二,前示本律言通。 依下,次引僧祇决正,初明偷法。 彼云沙弥潜身床下,盗听初中后语者,即摄羯磨言相始终,俱记成障;不具不成。 文虽约记,义须明解。 古记云,作白为初,五篇为中,略教为后。 此释甚谬。 说戒可尔,若单作羯磨,约何分耶? 若凡下,明偷形。 反之,谓经布萨也。 问:‘不闻羯磨,但听戒相,为成障否? ’答:‘此有二别。 若身在众,妄同僧列,但听即成,不必羯磨;若论潜听,必约羯磨。 若但闻戒,义应非障。 即前文云,不秉羯磨,皆不成难。 又如疏云,偷和合者,应在羯磨。 ’‘若尔,何以僧祇云,说戒时,论何事耶? ’答:‘以说戒时,必作羯磨故。 ’‘若尔,何以说戒遣未具者? ’答:‘恐生轻易,不论障戒。 如戒疏云,下众无知,多生慢习,制令耳目不属,则重法尊人,生其钦仰。 准知简出,意令尊重。 且如大尼亦遣,岂虑障戒耶? ’问:‘私习秉唱,未具忽闻,及未受前曾披经律,因读羯磨,了知言义,成障戒不? ’答:‘准前后文,并论僧中正作,诈窃成障,安有读文而成障戒? 如前善见,偷僧和合。 屏唱私读,僧和安在? 以义斟酌,定非成障。 前云此非羯磨,不犯贼住。 意如上解,不可专执。 古记并云成难。 古来高僧,多有在俗先披大藏;今时信士,多亦如之。 若皆障戒,无乃太急? 学者详之。 ’”(事钞记卷八·三一·一四) 发布时间:2025-05-21 11:01:05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4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