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出家超世 内容: 子题:放人出家受戒功德无边、出家人疾得解脱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出家超世者。 横约诸有,无思离染,故树出家,乐处闲静。 若有贪着,终成金锁。 引出方便,唯斯一道。 如华手经有四法,转身即在善来比丘,莲华化生;现增寿命。 一、者自乐出家,亦劝助人令欣出家;二、求法无倦,亦劝他人;三、自行和忍,亦劝他行;四、习行方便,深发大愿。 随有功利,至时引付。 又如出家功德经,若能放人出家受戒,功德无边。 譬如四天下满中罗汉,百年供养;不如有人为涅槃故,于一日夜出家受戒。 谓由前施虽多有竭,是欲界系;为法出家,非三界业,故说过前。 又云,纵起宝塔至忉利天,亦劣出家功德者。 一时欣出,虽未可数,然其积微是高胜本。 前供无学,功德未多;后以供佛,情谓大胜;然终事供,沦历下地。 判非静业,何有相胜? 智论云,出家人疾得解脱,如华色尼说。 广缘如钞,至时引证。 ”济缘记释云:“华手经,转身即生报也。 善来比丘,谓值佛得戒者。 莲华化生,即生佛净土者。 现增寿命,即现报也。 下列四法,前三并自行劝他;后一即化他行愿。 正取初法,余三连引。 随下,嘱令广述。 引付谓引以付他。 次功德经,初叹德。 譬下,次引喻有二,初供圣喻,前引经。 谓下,出意。 有漏有竭,无漏无穷,优劣可见。 又下,二宝塔喻,前引经。 忉利天在须弥顶。 一下,示意,初明胜劣。 前下,显重喻。 佛僧虽异,事供不殊,二皆非胜。 下地即欲界。 静业即禅定。 尚非上二界之定业,况无漏圣业乎? 智论,彼引莲华色比丘尼本生经云,佛在世时,此尼得罗汉果,后化诸妇人出家。 女云:‘我等持戒为难,恐破戒堕狱。 ’尼云:‘堕者从堕,久有出期。 我昔曾为戏女,因着袈裟,至迦叶佛时,乃得出家,由破戒故堕狱,今值释迦佛,却得出家解脱。 ’以此证知,若都不出家,宁获圣果? 下指如钞,即沙弥篇。 ”(业疏记卷一一·五·四) 发布时间:2025-05-21 10:58:15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4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