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受具戒十种缘起方便 内容: 亦名:比丘正授戒体前具十法子题:受戒者得法以否、请师法、教发戒缘、安置受戒者立处、单白差威仪师、教授师出众问缘、单白入众、正明乞戒、戒师白和法、正明对问行事钞·受戒缘集篇:“加法中分二,初,缘起方便,二,明体用。 若集僧羯磨方法,如前篇中。 故重明之,以事大故也。 缘中有十。 一、受者得法以不? 四律所明,必须十戒于前,后听受具。 文中,不与受十戒,众僧得罪。 ……二、明请师法。 初请和尚者,以是得戒根本,若无此人,承习莫由,阙于示导,不相生长。 必须请之。 ……次请二师。 ……次请七证师。 ……三、教发戒缘。 萨婆多云,凡受戒法,先与说法引导开解,令一切境上起慈愍心,便得增上戒(即上品戒)。 ……第四、[安置受戒者立处]。 律云,当立受戒人置眼见耳不闻处。 若受戒人离见闻处,若在界外等,皆不名受具。 恐听羯磨,故着离闻处;犹恐非法,令僧眼见。 五分中,以起过故,听安戒坛外眼见处等。 ……五、单白差威仪师。 四分云,由界外脱衣看,致令受者惭耻,稽留受戒事;佛言不得露形看,当差人问难事。 ……六、明[教授师]出众问缘,所以尔者,恐在众惶怖,有无差互。 屏处怖微,安审得实,即须依律问之。 ……七、单白入众。 律云,彼教授师还来至僧中,如常威仪,相去舒手相及处立,此依中国露地戒坛,故在申手内;必在覆处,随时也。 当作白:‘大德僧听。 彼某甲从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 若僧时到,僧忍听。 我已问竟,听将来。 白如是。 ’白已勿出僧中。 若堂内者,至门限内,举手呼言:‘某甲来。 ’若在露地,不得离僧申手外也。 彼来已,为捉衣钵。 令至僧中,教礼僧足已,至戒师前,右膝着地,合掌。 八、正明乞戒。 彼教授师将衣钵付戒师已,为正衣服,安慰其心,恳恻至诚,仰凭清众,求哀乞戒。 ……九、戒师白和法。 彼应白言:‘大德僧听。 此某甲从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某甲为和尚。 若僧时到,僧忍听。 我问诸难事。 白如是。 ’……十、正明对问。 律直问十三难事,无有前缘。 今时相传,前问衣钵,还如教授示四种异名已。 应语言:‘善男子听,今是真诚时,实语时,今随所问汝,汝当随实答。 僧祇云,汝若不实答,便欺诳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诸天世人,亦欺诳如来及以众僧,自得大罪。 今问汝十三难事,同前教授师所问,但众僧恐屏处有滥,故对大众一一问汝,汝还依彼答,一一答我。 ’”资持记释云:“缘起有十,前取八法,羯磨篇云,八种调理;注羯磨中亦列八缘。 ‘所以多少异者? ’答:‘一三两种,容在余时,不定受前事仪次第。 ’‘若尔,此何列耶? ’答:‘未请师前,僧须检问,既请师已,义必开导。 出没随时,不妨两是。 ’”(事钞记卷八·一一·二) 发布时间:2025-05-21 10:51:0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4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