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受随二戒招果受疏随亲 内容: 亦名:受体为疏随行为亲行事钞·随戒释相篇:“问:‘今受具戒,招生乐果,为受为随? ’答:‘受是缘助,未有行功。 必须因随,对境防拟。 以此随行,至得圣果,不亲受体。 故知一受已后,尽寿已来,方便正念,护本所受,流入行心,三善为体,则明戒行随相可修。 若但有受无随行者,反为戒欺,流入苦海;不如不受,无戒可违。 是故行者,明须善识,业性灼然,非为滥述。 ’”资持记释云:“答中,初对显亲疏。 上二句,明受疏也;必下,明随亲也。 以坛场初受,顿起虚愿;对境防约,渐修实行;行即成因,因能感果。 故业疏云,故偏就行,能起后习,不约虚愿,来招乐果。 然受随二法,义必相须;但望牵生,功有强弱。 随虽感果,全自受生;受虽虚愿,终为随本。 是则悬防发行,则受胜随微;起习招生,则随强受弱。 教文用与,学者宜知。 ”(事钞记卷一六·四四·一○) 发布时间:2025-05-21 10:48:43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4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