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同戒义 内容: 子题:教法同、行法同、一戒、同戒、等戒、同心、同说含注戒本·四波罗夷法:“佛言,我为诸弟子结戒已,宁死不犯,是中共余比丘一戒、同戒、等戒。 是名同戒义也。 ”(含注戒本卷上·四·一六)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言同戒(乃比丘戒条第三句)者,佛所制戒,随行通行。 但受无随,亦无戒护,故虽犯违,法不同也。 注中释之,不过教行。 我为结戒,教法同也;宁死不犯,行法同也。 今随教行,两释其相。 (一、就教)先就教者,如佛制教,数虽极多,咸明止恶,名为一戒;对人共学,名为同戒;莫不数齐,名为等戒。 如十诵云,同入比丘学法者,百岁比丘,与初受者同;初受戒者,与百岁者同。 又同心、同戒、同说波罗提木叉故。 (二、就行)次就行解,随体无殊,名为一戒;对人兴治,持义不异,名为同戒;齐防尘沙,名为等戒。 ”行宗记释云:“释注中,就教分二,初释。 止恶为一戒者,戒虽无量,止恶不异故。 对人为同者,三乘俱禀故。 数齐名等者,皆纳具足故。 如下,引证,前明新旧同者,标示同戒。 又下,别举三同,释成同相。 同心,收见利二和;同戒,即戒和;同说,摄身口意三和。 就行中,奉持万别,皆名随行,故为一也。 后二同前,约行为别。 ”(戒疏记卷六·九·九) 发布时间:2025-05-21 10:48:2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