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淫戒犯缘 内容: 亦名:淫戒犯缘子题:诸戒通缘、大淫戒别缘、自有淫心行淫、怨逼行淫、淫不受乐、裹隔、有隔有隔、有隔无隔、无隔有隔、无隔无隔戒本疏·四波罗夷法:“三缘成犯相,通别分之。 (一、)言通缘者,则遍诸戒。 一、是比丘。 简余三众,虽同犯淫,但吉罗故。 二、制广后。 以未制广,但违业行故。 三、无重病。 以不自知,无负心故。 (二、)言[大淫戒]别缘者,据事有二:若自造境,则有四缘:一、有正境。 三趣通论,约报分二,男则二处,女则三处。 二、内染心。 昏睡无心,开不犯故。 三、起方便。 四、与境合。 若为怨逼,缘亦具四:一、是正境,二、为怨逼,三、开境合,四、受乐。 犯。 ”(戒疏记卷五·四四·一八)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成犯相,有二缘:一、自有淫心,向前境,纵有裹隔互障,但入如毛头,结成大重。 具四缘成:一、是正境男则二道,女则三处;二、兴染心谓非余睡眠等;三、起方便;四、与境合。 便犯。 二者若为怨逼,或将至前境,或就其身,佛开身会,制令不染。 亦具四缘:一、是正境不问自他;二、为怨逼;三、与境合;四、受乐。 便犯。 善见云,淫不受乐者,如以男根内毒蛇口中,及以火中,是不染之之相。 ”资持记释云:“裹隔者,用物裹根以隔之。 律文,四句皆犯:一、有隔有隔彼此俱有;二、有隔无隔此有彼无;三、无隔有隔此无彼有;四、无隔无隔彼此俱无。 善见云,于女三道,或以树叶,或衣,或熟皮等,随得物而用隔也。 第二缘,注云等者,即不犯中,一切无淫意,痴狂心乱等。 ”(事钞记卷一七·七·一○) 发布时间:2025-05-21 10:46:0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4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