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盗戒盗人物物相 内容: 亦名:盗人物之物相子题:盗六尘、盗六界、盗空、盗识、胸行、胸行、胸行蛇毒药师、六根偷盗、眼盗、盗六大、盗风、胸行师、伎俩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引论文)明了论中,盗义极多。 且约眼耳鼻舌身心,于六尘,起不如法行,或犯重,或犯轻;若人食毒,或为蛇螫,犯如此罪。 若人偷地水风空等界,亦犯波罗夷,悉从盗戒判。 (二、引疏解)(一、六尘)解云,有诸仙人,是胸行蛇毒药师。 作仙人书字,见者皆愈(愈),欲见者须价直;比丘被害,偷看之咒,计直犯重;乃至他人学得,偷看亦尔。 秘书疏等,偷看准此。 若诵咒治病,欲学须直;比丘密听,计直得重。 偷嗅尝触,亦如是知。 若秘方要术,病者心缘即差,得直方示,得直听写;比丘受法就师,心缘得差,不与价直,故犯重也。 (二、六界)次约六界,前三可知。 有咒扇药涂;比丘偷摇,不与价直[即名盗风]。 若起阁,临他空界,妨他起造,即名盗空。 论云等者,等于识界。 智慧属识;人有伎俩,不空度他,须与价直;比丘方便,就彼学得,不与价直,即是盗识谓盗智用。 ”  资持记释云:“胸(胸)行者,谓蛇以胸当前而行;毒药者,一切害人命者,谓诸仙人,能治上二毒,故号为师。 ”(事钞记卷一八·八·六)戒本疏·四波罗夷法:“(一、六根)如诸仙人,是胸行师。 有人蛇螫,作仙人书,见者皆愈,然须价直;比丘被害,偷看,不问损与不损,看时即犯。 以此例诸秘方要术,不许人传,偷见违恼,何啻在五? 所谓眼盗。 下根例之。 如诵咒治病,欲学须直;比丘密听,计直犯重。 偷嗅尝触,亦例此知。 若要方术,病缘即差,得直方与,得直听写;比丘受学,心缘得差,不与价直,故犯重也。 (二、六大)次约六界。 前地、水、火可知。 如律中,有咒扇药涂;比丘偷摇,不与价直,是谓盗风。 若起阁斜临,妨他起造,是名盗空。 智者识界也,人有伎俩,不空度他,得直方与;比丘方便,就他学得,不与价直,即盗识也。 识不可盗,以无形故,但可从缘,盗其智用耳。 ”  行宗记释云:“六根中,初句征起。 如下,列释,初委释眼根。 胸行师,准论合云胸行蛇毒药师。 谓蛇以胸、而行。 螫,施亦反,谓虫行毒也。 下下,例余五根。 次六大中,大谓六皆广遍、,界谓六相差别;体同名异,前后各标。 就文,初略指前三。 如律下,引释后三,初明盗风。 若下,次明盗空。 智下,后明盗识。 伎俩,谓艺能也。 识不可盗者,谓不可盗去;但其机巧,为人所学,故云盗耳。 ”(戒疏记卷六·五○·五) 发布时间:2025-05-21 10:41:09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4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