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盗戒盗僧物结罪最重 内容: 亦名:盗僧物结罪最重子题:盗通三宝僧物最重、施僧得大果报、五逆四重佛亦能救盗僧物者佛所不救、三藏法师还债事、破戒之相、僧护传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制重)然盗通三宝,僧物最重。 随损一毫,则望十方凡圣,一一结罪。 故诸部五分中,多有人施佛物者,佛并答言,可以施僧,我在僧数,施僧得大果报。 (二、业重)又方等经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所不救。 余如日藏分、僧护传等经广陈。 (三、报重)五百问云,负佛法僧物,纵偿还,入阿鼻,而得早出。 何况不偿者,永无出期。 因说三藏法师还债事云云。 ”资持记释云:“日藏分具云大方等日藏经,彼第二云,佛告频婆娑罗王,破戒之相,所谓不乐供养三宝和尚阇梨,亦不信重,乃至常贪利养名闻等事;亦盗众僧田宅、园林、奴婢、象马驼骡牛驴等物,是破戒相,失比丘法;应当摈出。 又云,破戒之人,无有惭愧,以劫盗心,取彼僧物,以为己有,如法比丘,遣令出众;若不出者,应告国王有势力者,驱逐令出;若王不遣,如法比丘,默然舍去等。 僧护传本名为经,即明僧护比丘游海边见地狱等事。 彼云,僧护至一寺,闻犍椎声,入僧坊已,见僧和集,食器敷具,人及房舍,悉皆火然;又入增坊,见诸比丘,坐于火床,互相爪划,肉尽筋出,五藏(脏)骨髓,亦如燋炷。 后还祇桓白佛。 佛言,汝初见寺,乃是地狱,迦叶佛时,是出家人,四方僧物,不打犍椎,众默共用,以是因缘,受火床苦;汝见第二寺,亦是地狱,迦叶佛时,是出家人,檀越造寺,四事丰足,檀越要打犍椎,诸比丘不打,客比丘来,不得饮食,受火床苦,迦叶佛涅槃已来,受如是苦,至今不息。 ……彼[五百问]云:‘久负佛物,云何偿? ’答:‘直偿本物。 依本物还也,下出所以云。 以佛物不出入,故不加偿。 虽尔,故入地狱。 续引因缘云,佛泥洹后,一比丘精进聪明,能说法,使人得四道果。 以此故云三藏法师。 因与婆罗门女,作不净行,遂用佛法僧物,合一千万钱今一万贯。 后诣沙佉国,乞大得物,欲还偿之,路中为七步蛇螫,彼知七步当死,六步内,便向弟子,处分偿物,遣还本国。 偿讫还报,即起七步,便死,堕阿鼻,初入 未热,谓是温室,便举大声,经呗咒愿,狱鬼闻之,数千人得度,狱卒以铁叉打之,命终生三十三天。 ’”(事钞记卷一七·二三·一) 发布时间:2025-05-21 10:41:0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4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