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律藏轻重开遮楷模永定异余二藏 内容: 子题:五百身因无非正说行宗记释云:“答中,初文,上句通示。 余下,别释,先明余藏。 言明理者,指教宗也;言虚通者,示理体也;随下,明教门融也;意下,示不滞筌[罩-卓+弟]也。 且理体湛寂,事相森罗;冥心湛寂者,则一以贯之;驻意森罗者,则纤毫不混。 经开心地,得意忘言;律示行途,依持在教。 三藏设致,大略可知。 道观古作贯字。 论语云,吾道一以贯之。 宜从古本。 五百身因者,涅槃中五百比丘各说身因,有比丘言无明即是身因,或云无明行识乃至五欲是身因,时诸比丘共往白佛,谁是正说? 佛言:善哉! 一一比丘无非正说。 律下,示今律藏。 对翻经论,亦有四别。 初云律不尔者,唯明事也;言轻重者,非虚通也;楷模定者,教相不滥也;据科治者,案能诠也。 乱常谓矫异惑众礼记注云革服改制度之类;败绩谓费事无功春秋云王师败绩是也。 此二,俗中犯者必加之以罪;今此借用,可配止作;恶行违止为乱常,善事乖作名败绩;或可上约毁犯,随篇结罪;下据处断,违教有过。 ”(戒疏记卷一·四二·一○) 发布时间:2025-05-21 10:37:4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4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