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性遮二戒 内容: 子题:性恶、性戒、遮恶、旧戒、客戒、性重、性轻、主戒、新戒、遮重、遮轻戒本疏·四波罗夷法:“(一、总示)明遮性者,由恶缘境,不可随说。 以义收之,大分为二。 (二、别释)(一、释性戒)言性恶者,如十不善,体是违理。 无论大圣制与不制,若作违行,感得苦果,故言性恶。 是故如来制戒防约;若不制者,业结三涂,不在人道,何能修善? 故因过制,从本恶以标名,禁性恶故,名为性戒。 (二、释遮戒)言遮恶者,如伐斫草木、垦掘土地,威仪粗丑,不光俗信。 圣未制前,造作无罪;由非正业,无妨福善。 自制已后,尘染更深;妨乱修道,招世讥谤,故名遮也。 所言遮者,能遮正道,故言遮恶;前之性恶,能遮福故。 亦可此恶为教遮而生,故名遮也。 (三、引古解)有人解云,若论性戒,舍罪以求福;若论遮戒,舍福以求道。 (四、引文解)(一、引示经论)故智论云,十善十恶,名为旧戒;五篇七聚,名为客戒。 前十善恶,不假制有;若论篇聚,必假圣制。 又涅槃云,菩萨持性重戒,与息世讥戒,等无差别。 文广如彼。 (二、结显轻重)明知篇聚,制约世讥。 以义求之,如初篇淫杀,名性重也;下篇所制,名性轻也。 遮亦轻重,所以自明。 ”行宗记释云:“智论为二,初示名。 纵佛未出,轮王亦制,由来恒有,如主常在,故名旧戒;佛出方有,法灭便无,去住不定,故云客戒。 或可以上望下,合云主戒;以下对上,合云新戒。 文中互举,义必两通。 问:‘诸遮可尔;七支性恶,既是旧有,何以五篇七聚,俱名客戒? ’答:‘业虽旧有,制是新加;性涉二重,遮唯一制故也。 ’前下,次释义。 配上旧客,二名可见。 次涅槃中,初引经文,彼性重戒,即目十善;息世戒,通命篇聚。 结显中,上二句通示广教。 以下,义判重轻。 遮亦轻重者,二房媒嫁为遮重,提等下篇为遮轻;又复三篇迭望,重轻可知。 ”(戒疏记卷五·五七·四) 发布时间:2025-05-21 10:36:53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4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