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布萨 内容: 亦名:净住、长养、布萨陀婆、优补陀婆子题:布萨护、布萨犍度、憍萨罗国、说戒犍度行事钞·说戒正仪篇:“(一、标示正译)布萨,此云净住。 (二、广引多翻)出要律仪云,是憍萨罗国语。 六卷泥洹云,布萨者,长养。 二义:一、清净戒住,二、增长功德。 杂含云布萨陀婆。 若正本音优补陀婆,优言断,补陀婆言增长。 国语不同。 亦呼为集、为知、为宜、为同、为共住、为转、为常也。 三千威仪云,布萨者,秦言净住。 义言长养,又言和合也。 (三、会通今目)俱舍论,名八戒云布萨护也。 明了言,在心名护;在身口名戒也。 律云,布萨法一处名布萨犍度,即说戒也。 ”资持记释云:“(一、)示正译中,即下三千威仪初义,是今正用,故先举之。 言净住者,二义释之:一、不失义。 闻持无犯,体常存故,下云清净戒住是也。 二、依止义。 禁制三业,安住戒中,即广弘明集云,净身口意,如戒而住是也。 (二、)广引中,出要律仪。 但指国语,续引泥洹,始是翻名。 憍萨罗者,方志云,系中印度,周六千余山,城周四千余里,大信佛法等。 泥洹,有二本,今云六卷,简双卷者。 长养即总翻,二义是别释。 初义同上,次义即下伽论证得白法等。 或可长对次义,养对初义。 杂含中。 梵语虽具犹讹;则知单云布萨,讹而复略。 下引正音,二义分配,断谓止恶,同上戒住;下义相对可知。 国语不同,讹上两字故。 亦呼下,上是具翻;复含余义,则有七名。 初云集者,戒序云共集一处也。 二、云知者,即自知犯不犯等;下云从前半月至今半月中间不犯戒耶? 三、宜者,戒疏云晦望两半折中之宜。 四、同者,下云十方凡圣所共同遵故。 五、共住者,奉慎清净,住二种僧中,有犯者不得闻故。 六、云转者,转诸业惑,证白法故。 七、云常者,僧所常行,余皆稀故。 经但出名;今以意详,引文约义,略如上释。 三千中,三译,二同上释。 和合者,三体三相,非说不显故。 下二云义言,显上正翻故。 已上多名,总归四种。 净住、断、转,止恶为名;增长、长养,生善为名;集、同、共、和,遵奉为名;知、宜、及常,从制为名。 然虽多出,但准前标,止翻净住。 (三、)会通中,俱舍,明八戒皆云受布萨护,故云名也。 名即是召。 次引了论,戒护两分,会同俱舍。 二论言护,名义颇同;布萨与戒,华梵互举,事同名异。 后引律者,律中二十犍度,第二即说戒犍度;后五百结集中,迦叶叙波离结集,乃云布萨犍度;即知前标说戒,后云布萨,前后互举,故云即也。 此句正指同前篇目。 问:‘为布萨翻说戒耶? 且布萨自翻净住,戒乃梵语尸罗,既非对翻,云何律论二名互显? ’问:‘何以不云布萨正仪耶? ’思之可解。 学者多昧,故当曲释。 ”(事钞记卷一一·一·一三) 发布时间:2025-05-21 10:33:23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64042.html